第150章 赵云(1 / 2)

于是,孙权便带着一盅美酒漏夜前往周宅,却不成想鲁肃也未安寝,正坐在书房中读着《史记》,见到孙权深夜来访也并不觉得惊讶,“看来君侯今夜也是难以入眠啊!”

孙权将酒坛子打开,置于桌案之上,“先生并不惊讶,想必也知道孤今日前来的用意。”

鲁肃点头,“刘玄德派赵子龙前来求援,肃已然听闻了。张公诸人定然是为君侯建言,捉赵子龙而杀刘备,献首级向曹操示好。”

“先生所言,极是。”

鲁肃继续说道,“既然君侯没有采纳张公诸臣的建言,而是漏夜前来肃处,想必是心里并不赞成此策。”

“也并非不赞成。”孙权轻声道,“刘玄德此人绝非可久居人下之辈,杀之亦是迟早之事。然他手下猛将不少,仅仅一个关羽便有万夫莫当之勇力,恐一时无法杀之,反受其掣肘。而且刘玄德有宗室之名,杀之恐落人口实。”

汉室虽然疲弱,但终究还占着大义名分,若杀宗亲,便有失汉臣之名,荆州、益州、交州之地便可打着大义名分,群起而攻江东。

江东如今尚需韬光养晦。

鲁肃听明白了孙权的意思,他不想要刘备,想要的是他手下的良将。

的确,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勇猛精进连曹操都尚且垂涎,何况是孙权。

当然,或许曹操曾经也是这么想的,但关羽和张飞却不肯为曹操所用,即便刘备四处奔波,创业艰难,依旧不离不弃。此等忠义之士,恐非能轻易可得。

“君侯所言极是,刘备此人并不能收之为将,但却能得其身边部将以用之。”鲁肃也没有犹豫,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关、张二人且不论,来使赵云或可一试。”

赵云此人并未曾听说有什么战绩,只知道先前追随过公孙瓒征讨,而后又成了刘备部曲。

鲁肃呵呵笑道,“肃与之曾有数面之缘,他本是无父无母的孤儿,被赵亨收养后,一直跟随名师赵渊学习枪法,同名师鲁庆读书,直至赵亨身死,才回赵家奉养母兄。

他追随公孙瓒后,也曾因兄长丧仪不得归家奉养老母,直至老母离世守孝三年后,去岁才回邺城去寻刘备。”

“先生竟对赵子龙之事如数家珍,莫非实为旧识?”孙权也很讶异,刘备旗下猛将以关张最负盛名,赵云此人虽也有听说,却并不知其实,“或者,先生有意向孤举荐赵子龙?”

鲁肃点头道,“君侯坐拥江东,江东水师于长江之战更是所向披靡,然徐将军与凌将军于水战有余、陆战之力不足,于马上作战,绝非曹军对手。如今守城有余,力战不足。

若将来局势有变化,君侯有意西向或是北进,则更需赵子龙等骑兵之将。赵云虽然名声不及关张二人,但其胜在有勇有谋,知大体进退,可做领军之将而为君侯镇守一方。”

鲁肃所言也的确切中孙权之忧虑。

江东能占领广陵之地,也是占据局势便利之故,然而徐盛与凌统传回的军报也可知守城之艰难,而江东山越之地作乱,江东兵将也的确是捉襟见肘,难以驰援。

孙权甚至也有考虑过,是不是放弃广陵之地,将兵将全部难撤回江东。但念起当初攻城之艰辛,又多有不甘之念。

因此乔玮提出要大力发展司金场,以军械大力驰援各守城,孙权也十分赞同。

若是此时,江东能多几位擅骑兵陆战之将领,便犹如火中送炭、久旱逢甘霖。

孙权立刻起身向鲁肃躬身道,“若能得赵子龙为孤镇守北城,孤必待之如高祖于韩信,倾心信重,绝无辜负之日。还请先生教孤!”

“赵子龙为人重情义,如今赵家之中尚有一个小妹寄养于外祖家中,并未婚配,若君侯有意……”

孙权立刻接话,“孤家中也尚有五弟未有婚配,若赵家不嫌,可皆为姻亲。”

鲁肃微微一怔,然而想到了什么后,心里已经了然,“五公子为人端方持重,的确可为良配。

赵子龙之师鲁庆和赵渊二人,如今尚在临淮东城,若君侯有心,可令人接来吴郡安置,赵渊无嗣,赵子龙若得师长之下落,定愿留于江东奉养其终老。”

临淮东城……孙权看向鲁肃的眼中多了几分探究,这可不就是鲁肃的祖籍之地吗?

鲁肃呵呵一笑,“鲁庆正是肃之堂兄,年岁稍长,而赵渊乃是鲁家姻亲,因此相熟。”

孙权听到此话,松了一口气,“难怪先生有此把握,如此就甚好,有先生为孤引见此等大才,江东之兴则有望矣。”

次日,孙权便于府中设宴赵云,鲁肃作陪。

“与子龙相见,也有数年之久了,不想今日竟能在江东相遇,实在令人欣慰!”

赵云也没想到能在江东见到鲁肃,不禁有些激动起来,“原以为此生再无相会之缘,今日一见,子敬可还一切安好?”

“甚好。东城纷乱,避祸江东,承蒙君侯不弃,如今在孙府为五公子和女公子做先生,也算是在吴郡暂且安定下来了。”

东城纷乱?赵云的眼中满是担忧,“那……鲁夫子和师父他们……”

“都好!”鲁肃笑着道,“我与你都担忧兄长和敬德,前几日,阿母也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