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非荀跪了一夜的祠堂没合眼,脸上不见颓废疲惫之色,反倒是面上的肃冷之气更浓,眼神也沾染了祠堂黑夜里的阴寒,看着实在让人害怕。
唇上、下颚浮出一层青色胡茬。
多添了些粗犷。
院子里侍候的人多少心中有些畏惧,想着大公子才挨了训回来,脾气定然不好,都不敢太过上前请安。
结果锦姑娘才来,没摸清楚大公子的脾气,冒了尖。
怕是要挨训。
众人都替姑娘悬心。
哪知道,大公子停了脚步,看了眼行礼的姑娘,冷冷着应了声,又抬手,让姑娘起来回来。
众人:!!!
险些惊呆了下颚。
赵非荀一夜没睡,情绪阴沉、烦躁,一回院子里,见小丫鬟急冲冲的跑出来请安,看着倒不像是怕他了,这份急切,很显然稍稍取悦了他。
眼梢的寒色悄然化解了一半。
走近小丫鬟两步,抬手,撩起她鬓边垂下的碎发,因着刚才出来的匆忙,碎发都散了些出来。
锦鸢察觉他的手贴近,心跳到了嗓子眼,下意识便要躲开。
她自己抿了碎发,躬身做出敬畏的姿态。
瞧着小丫鬟又恢复往日里的胆小谨慎,赵非荀也未生气,随口问她:“这么着急出来做什么。”
看着大公子正在和姑娘说话,姚嬷嬷冲院子里的使了眼色,让都退下去。
而锦鸢听见这句问话,才后知后觉,似乎是她的行为让赵非荀误解了。
认为、认为她是——
担心他?
锦鸢咬了下唇,又不敢辩驳他的猜测。
只能违心的答道:“大公子回来,奴婢自然要、要出来服侍的。”
看着眼前恨不得把脸垂到胸口的小丫鬟,赵非荀脸上的温和逐渐淡去,语气也冷了一分,“正经梳洗了后再进来伺候,这幅模样成什么体统!”
锦鸢被斥得抖了下,战战兢兢的应道:“是。”
在赵非荀抬脚离开,锦鸢也脸色发白的转身回了屋里去。
倒是院子里守在一角的姚嬷嬷笑容有几分深意,大公子是她看着长大的小主子,待这位姑娘真真是上了心。训斥姑娘梳洗不谨慎,只说她不成体统,却没训斥她不守规矩,就这么轻飘飘的训斥一句,这可是谁都没有过的礼遇。
就是这锦鸢姑娘是个谨慎胆小的。
只盼着,大公子身边能有个知冷知热的贴心人,将来不必要到多高的身份,能慰藉边境苦寒、身在京中风云里的大公子,能让大公子松懈片刻。
大公子必然也能护她一生平安、荣华。
锦鸢拆了发髻,重新梳了个圆髻,用篦子蘸了些桂花头油,将鬓发抿的一丝不苟,不见一根碎发散下来。
头上簪了南红玉兰簪,两只小珠钗,髻边还戴了一朵小小的鲜花。
一身水云色的柳叶纹袄子,一件青色裙子,走出来见了人,倒是让姚嬷嬷见了眼中生出笑意。
姑娘谨慎不假。
但这般打扮,又多了几分女子的小脾气。
大公子说她没正经打扮,这不,姑娘正正经经的穿上了大丫鬟的打扮。
人也瞧着精神利落不少。
只要不开口说话,便是一派体面大丫鬟的派头。
“姑娘留步。”
姚嬷嬷笑吟吟的叫住她,拉住她的手肘。
锦鸢停下来,见是姚嬷嬷,还没说话,眼神就泛着水光儿似的柔和,语气也柔和着,比春风还要温柔暖和,“嬷嬷您说。”
姚嬷嬷面上的慈爱之意更深,把手里的东西塞给她:“姑娘带着一起进去。”
锦鸢低头看,口中问道:“是什么?”
“活血化瘀的药油。”说着,她看了眼主屋的方向。
锦鸢也想起赵非荀昨夜跪了一夜,唇角微微抿了下,点头说了声‘我进去了’。
进了主屋里,听见赵非荀正在耳房里洗漱。
他没叫锦鸢进去侍候,锦鸢也就大着胆子不去问,只当个木头人似的站在外间的四方桌旁等着,桌上洒了几滴茶水,她本想拿帕子擦去,又改了主意,用手指头蘸了茶水,在桌上写起字来。
心底的紧张、不安也因此被分散。
她认真写着字,倒有些忽略了耳房里传来的动静。
在听见出来的脚步声后,她才急忙收回手,转过身去请安,奈何赵非荀人高腿长,几步就走到跟前,看见桌上歪歪扭扭的几个字,不冷不淡呵了声,“让你进来伺候爷的,你这丫鬟倒是,自娱自乐写起字来——”说着顿了下,也实在没忍住点评了一句,“字一点也没见长进。”
说的锦鸢顿时面红。
恨不得抬手把字通通都抹了。
她低头,福身请罪:“是奴婢愚笨,大公子恕罪。”
嗓音说不出的柔怯,耳朵一红,连着脖颈边儿都一同红了。
赵非荀移开视线,往里间走去,“手里还拿了什么。”
锦鸢跟着一起进去,人也愈发紧张起来,在赵非荀在靠墙的太师椅上坐下,她才矮了身,把瓷瓶双手递上,“是姚嬷嬷让奴婢送进来的药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