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老五,我是为你考虑(2 / 3)

抗清 傲骨铁心 2068 字 3个月前

关西大才子的。

结果因为他的出现,使得汪士荣出现在了荆州,而不是将命丢在平凉。

可以说王五就是汪士荣的救命恩人。

就是不知道随着吴三桂提前七年举兵造反,那位有当世活吕布之称的马鹞子会不会把方光琛同吴应麟给卖了。

听汪士荣语气王辅臣绝对不会背叛吴三桂,也一定会起兵响应。

吴三桂的诚意不可谓不足。

方光琛带去的条件之一就是只要王辅臣肯起兵,立时授靖虏大将军、陕甘总管,将来封侯封公乃至封王都不是问题。

甚至王屏藩部也可接受王辅臣节制。

也就是说王辅臣只要愿意,他就是吴周集团在西北的头号“打手”,地位比肩御林亲军金吾四大将。

王五内心是希望王辅臣这回能积极一点,因为西北战事很重要,吴三桂搞不定陕甘绿营,陕甘绿营就会搞他。

但人的性格很难说,有些事也没法预料。

印象中王辅臣起兵也是有意外插曲的,好像是其部下同总督发生矛盾,“下克上”导致不想造反的王辅臣被迫起兵。

现在的陕西总督是白如梅,清廷派来西北的统帅是卓布泰,时间、人物都变了,那还会不会有“下克上”这一出大戏就很难说了。

王五没法影响王辅臣的决定,当下也只能等侯西北进一步的消息。

如果王辅臣反,皆大欢喜,满清灭亡正式开始倒计时。

不反,西北有的打。

卓布泰是个人物,比他弟弟穆里玛的段位至少要高五个档次。

达素虽与卓布泰齐名,实际论战功的话还是差了卓布泰一些。

因为,卓布泰一生未有败绩。

随信郡王多尼征云贵时更是一战尽溃李定国三十营主力,使得李定国元气大伤,再也无法组织与清军战役级别的对抗。

看样子为了平定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鳌拜是把压箱底的本钱全取出来了。

康恩倍是老朋友,王五当然要给他面子,便没有再继续索要那1800匹战马。

这让康恩倍自然是感激万分,一谢再谢。

虽然吴三桂造反了,但他的前程也因此变得明亮。

西安驻防八旗两位副都统一个死在巫山,一个死在广元,朝廷随后肯定要重新任命副都统。

虽然最终决定权在燕京,但作为西安将军的富喀禅肯定有推荐权力。

康恩倍走后,王五将陕西方面“支付”的战马给了800匹交由刘亨带去襄阳,余下2400匹则带回荆州,当日就赶了回去。

湖南战局已经明朗,吴军取得全面优势,即将进军武昌。

自攻占原偏沅巡抚驻地沅州后,吴三桂即命侄子吴应期统兵两万攻岳州,大将吴国贵统兵两万攻衡州。

驻守宝庆的绿营将领杨富同驻守常德的杨来嘉本就是吴三桂旧部,因此吴军一至立即开城投降。

吴军所至州县官员尽皆望风奔溃,不过半个月除长沙、岳州以外湖南所属府州全部易帜。

吴应期又会合杨富等绿营降兵计四万众直取长沙,湖南巡抚韩世琦在向武昌苦求援兵不果后,竟弃守长沙外逃,以致吴应期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长沙,继而率军扑向岳州。

张国柱对洞庭湖水师的策反工作也取得成效,水师总兵林兴珠、副将杜辉、光义等人率水师全体官兵归降吴三桂。

杜辉、光义原就是张国柱旧部,早年都是明江北四镇之一刘泽清部下,在吴三桂的重金拉拢下,杜辉、光义毫不犹豫选择反正。

不过总兵官林兴珠起初并不愿意投降吴三桂,此人早年与叔父林日胜追随明国姓爷郑成功抗清,顺治十三年降清。因在郑成功帐下时见过藤牌兵的威力,故于水师编有一支人数达千人的藤牌兵,颇是精锐。

林兴珠不肯投降吴三桂的原因是看不起吴三桂,加之认为吴军没有水师拿他无可奈何,因此想先观望一阵。

要是在湖南呆不下去,他就带水师撤到长江去江西,甚至直接撤到江南去。

杜辉和光义因忌惮林兴珠手下那支千人藤牌兵不敢强行反正,密谋之后趁林兴珠酒醉强行割断其辫迫林兴珠投降吴三桂。

怕杜辉和光义杀害自己,林兴珠只得无奈宣布水师反正。

杜光二人因藤牌兵只听命于林兴珠一人,也不敢杀害林兴珠,导致洞庭湖水师虽然反正易帜,但内部却形成一种奇怪格局。

吴三桂这边不知林兴珠是被迫归降,高兴之余授林兴珠为水师提督,杜辉、光义皆为总兵官,并要洞庭湖水师做好开拨出战武昌的准备。

王五这边刚回到荆州,留守荆州的道台钱文涛就请大将军赶紧同吴三桂的女儿圆房,要不然吴三桂都到长江了。

钱文涛不来催上床,王五差点忘了自己那个小媳妇。

于公于私,睡一下抗清大盟主吴三桂女儿都是应该的。

也不算勉为其难。

王五意思婚礼什么的一切从简,定好日子他直接扛着枪去挑吴三桂女儿便是。

落了红,出了金,你快乐我快乐。

钱文涛无奈便按王五意思去办,主要是同吴三桂女儿带来的女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