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就是这样,这就是没有及时通讯的坏处。
台湾与福建又隔着海峡,两边消息不可能第一时间传达到的。
耿家若不反,郑经想配合吴三桂也无从下手。
双方隔着十万八千里。
后面的具体情况耿、郑两家派来湖南“告状”的使者都有提及,只说法不尽相同而矣。
郑经方面说收到耿家起兵邀请后,就派大将刘国轩率15000人登陆,从耿军手中接管割让的漳州、泉州等地。
这一点得到了耿家使者的证实。
据使者说耿王非常守信,说割地就割地,除了撤出这些府州县的兵马外,只拿走了不多的府库钱粮,并没有将这些地区的百姓迁移到其治下,另外还将清朝这几年在福建打造的水师两百多条战船悉数留给郑家。
郑家使者对此也承认。
“这个耿王爷倒真是大方的很,是个好汉子。”
高大捷在边上听了方英所说忍不住赞了一声。
刚从外地赶回荆州参加整军的徐霖一脸不以为然道:“好汉子倒是好汉子,就是未免傻了些吧,不说漳州、泉州这些地盘,就说这两百多条战船,他耿家自己不会打造水师么?”
王五笑了笑,说耿家的兵马主要是原来藩下的汉军,这些人大多数是北方人,而北方人不善水战,所以与其耗时耗力打造水师,不如将这些战船当作人情送给拥有强大水师的郑家。
“我琢磨耿家之所以让出漳州和泉州主攻浙江和江西,一来是因为他们擅长陆战,二则是想郑家水师攻入长江,亦或配合耿军扫荡江浙沿海”
王五的分析是对的。
耿精忠“割肉”原因就是这个。
只要郑家愿意出兵,不管是再入长江还是扫荡江浙沿海的清军水师,都能牵制大量清军,让耿军这边可以轻松的全取江浙,奠定“称霸”基础。
可让已经带兵进入浙江的耿精忠万万没想到的是,郑家在接管了其让出的地盘和战船后,一没有北上攻打南京,也没有配合耿军扫荡江浙沿海,而是在漳州、泉州等地号召当地青壮加入郑军。
搬家到新地方不想走了的那种状态。
更让耿精忠无法接受的是,郑经让刘国轩向耿家提出割让潮州的要求。
潮州是广东的地盘,但潮州总兵刘进忠响应吴三桂起兵反清,将一同驻扎在潮州的清续顺公沈端、游击李成功、张善继等诛杀,并派人去福州愿将潮州献给耿家。
耿精忠接到刘进忠书信后,立即派总兵刘炎统兵支援潮州,欲让二刘配合于广东乱局中争取抢占更多地盘。
郑家现在提出要潮州,显然有点趁火打劫的意思。
已经攻下半个浙江、小半个江西并拥有大半个福建的耿精忠暴跳如雷,指责郑家不守信诺,坚决拒绝郑经要求,并断绝和郑家的贸易。
与郑军接壤的耿军也迅速戒备,防止郑军发难。
越想越气的耿精忠甚至以父亲耿继茂名义封郑经为大将军,派人送去敕印。
意思你郑经算什么东西,最多就是我耿家一臣属。
郑家虽只据台湾一地和福建沿海两三个府,但其水师十万之众,且是明朝正统郡王,岛上更有大量明朝宗室和官员,也一直以海上孤忠自居,哪里肯自居半路反正的耿家之下。
大怒之下的郑经就要发兵攻打耿家,幸被部下刘国轩劝阻,称此时耿军正在浙江和江西与清军作战,他们若在其后方发起进攻,势必会迫使耿军回撤,这显然对抗清大局不利。
而且以郑军实力也难以在陆地抵挡耿军。
刘国轩建议将此事报给吴三桂知晓,请吴三桂从中协调。
福州的耿继茂得知儿子与郑家闹翻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一方面指示留守诸将保持与郑军的缓冲距离,不得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派原藩下长史陈仪去吴三桂那里解释与郑家的矛盾。
耿精忠不敢违抗父命,但派人追上陈仪要其务必说动吴三桂分兵江西,因为江西那边进展不是太顺利。
郑经的使者先到的长沙,指责耿继茂自建旗之后颁发指令“俱称敕旨”,用皇家专用黄绫,从不遵大明正统,乃狼子野心。
“耿藩既然已无旧主之念,怎能服万姓之心!”
郑经在信中气愤说道,他虽处海外孤岛,但不剃发,尊王朔,老存继主,可谓忠孝凛然。本愿与耿上将军屈体联合,齐驱并驾,不料上将军妄自尊大,把我郑氏视为附庸,僭窃尊号,由此足可见其人之心!
代表郑经前来吴军处的使者陈永华称台湾只遵大元帅檄布,也愿奉大元帅为盟主,复大明三百余年之基业,澄清东南之半壁,但绝不愿屈服耿藩之下。
说白了,郑家不肯再与耿家合作,今后只愿与吴三桂联合共扶明后,恢复明朝基业。
为了达成合作,吴军就必然要出兵广东。
否则,双方没有任何合作土壤。
耿家使者陈仪到后也是一通言辞,同样请求吴军立即出兵江西。
吴三桂被耿、郑两家的矛盾闹的头都大了,为大局着想当然不能让耿、郑这两支抗清兵马互相攻击,便派礼曹钱点到福建做两家调解。
调解策略是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