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把这事儿往上捅的可能。
心里更加疑惑的叶小川,加紧蹬着自行车来到1号沟壑的副坝边缘。
等爬到坝上。
这才发现,两位老帅哥老靓女手中的相机,竟然是Electro 35G!
这倒不是叶小川痴迷于什么摄影之类的。
而是想通过那两位手中的相机型号,大致推测这两个人的来头,以及他们的职业。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好家伙,这两个人手里拿着的恐怕不能说是相机....那整整是一栋楼啊!
Electro 35G。
那可是小本子于1973年,才推出来的最新款、能够自动对焦的单反相机!
这种价值得以“万”为单位计算的相机,它的镜头可以在30-1/500秒之间,实现无级自动调节。
这也就说。
该机使用的自动曝光系统,使用者只需设定光圈后,相机的测光系统,可以自动根据实际的拍摄环境,去设定快门速度!
这不就是后世。
大家伙所熟知的傻瓜相机吗?
而正是有了这种相机的出现,把摄影这种极其专业的技能,给变的大众也能玩了。
当然两者之间在取景、构图,抓取拍摄时机等等水准方面的差距,那是客观存在的。
但至少。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相机的出现,普普通通的群众,才有机会走到哪拍到哪,才能把自己人生最美丽的一面给记录在那一刻不是?
要不然的话。
在这个时期,普通人要想拍个照?那还得提前把脸洗得干干净净,把最好的衣服穿出来。
然后相约着,去公社的国营照相馆,才能照上一回像!
现如今。
对方竟然手持如此昂贵的设备?
叶小川不由暗自猜测:这两位,应该是那种面向全国范围发行的报刊、杂志的新闻摄影师吧?
普通的小报社、小杂志社,是买不起这么昂贵的器材的...
只不过让叶小川有点想不明白的是:他们来三十里铺采访,怎么不事先通知当地的新闻主管部门呢?
要知道。
一同来三十里铺大队插队的知青当中,张维、陈美华二人,如今已是俞林地区的知名新闻工作者。
如果有那种全国发行的报刊杂志社,要来三十里铺做采访的话。
深受当地文宣主管部门领导器重的张维、陈美华他们俩,没理由不知道啊!
咦?
该不会“工作留痕,拍照留存”这种要求,在这个时期,已经有开创者了吧?
“同志,你是...做什么的?”
正当叶小川在那里皱眉思索的时候,其中那位中青年男子,缓缓放下相机交给身边的女同伴,然后走到叶小川身边。
“同志,我们正在工作,你看...?”
???
我看你老姆!
都说来者是客,对方身为一个客人,居然还要求自个儿这个主人家回避?
叶小川抬眼望望,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那位中青年男子。
却赫然发现,表面看上去很阳光俊朗的这家伙,走路的时候,脚步却沉稳异常!
一双手臂,轻轻往上微抬,双肩蓄力。
小臂和上手臂之间,呈现出20来度的幅度...好家伙,对方不是新闻工作者,而是一位专业安保人员!
这明显是个练家子啊。
此时的他,看似走的挺随意的,但其实此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摆出一副进可攻、退可守的姿态...
尤其是他的站位,与叶小川的正面,形成了一个不到40度的斜面。
如此一来。
自个儿要攻击对方的话,势必就要先做出一个扭身的动作...就这么短暂的一瞬间。
对方绝对可以突然来个左正蹬,直接把自己从副坝上踹飞!
微微退后两步。
与此同时。
叶小川用眼角的余光,快速瞟一眼副坝围起来的区域内,有一道熟悉的身影。
正和那些新来的社员们,一块蹲在地里,忙着给玉米递红薯地人工除草。
一边干活。
那道有点像是老白的背影,似乎还一边在与新社员们交谈看...那样子,双方好像交谈甚欢?
“同志,你是...?”
那中青年男子见叶小川没反应,又往前逼近两步,“同志,我们正在工作,请你亮明身份,如果属于无关人等的话...”
“别过来,距离不一定会产生美,但若是两个陌生的大老爷们儿,距离太近的话,多半会产生严重冲突...万一你滚落下去,伤到了地里的庄稼,总归也不合适。”
这次,叶小川不打算再退了。
此话一出!
那人明显一愣:在大家说话做事都一板一眼、非得装作很严肃的年代。
眼前这个年轻小伙子,说的是啥呀?
我滚落堤坝???
那人无语凝噎...我祖传八伤拳,后来又跟着名师习的谭腿,会...会滚落坡???
没理会对方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