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得陇望蜀,赢得生前身后名(1 / 2)

战事进行到这种地步,杨骁等人已经平定了河中、永兴、凤翔三镇之乱,再无用武之地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报捷于汴京,随后班师回朝,等着朝廷的封赏。

杨骁也是这么想的。

但,跟在身后的王朴驱马上前,对杨骁低声道:“主公,请借一步说话。”

杨骁点了点头,旋即跟王朴一起来到官道边上,下了马背,就坐在一棵覆盖着积雪,已经枯萎的老槐树下。

其余兵将,也是暂时停止行进,歇息一下,再继续朝着凤翔城进发。

他们现在距离凤翔城,也不过二十几里了。

就算杨骁不率军进城,赵晖也会亲自相迎的。

王朴跟杨骁一起坐在雪地上后,环视一周,看见附近再无旁人,这才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杨骁。

“主公,这是锦衣卫的密报。”

“赵思绾、王景崇举兵叛乱之后,都上表归附后蜀国。”

“故而孟昶派遣张虔钊出大散关,何建出陇右,李廷珪出子午谷,谋取关中。”

“孟昶的丞相母昭裔恳切进谏,认为不可,然而孟昶决心攻占关中,所以派安思谦向东增兵。”

“之前药元福、李彦从在宝鸡以少胜多,击败了蜀军,蜀军就不敢冒进了。”

顿了一下,王朴又道:“主公,根据锦衣卫所报,蜀军在威武城、马岭寨囤积了大批粮草,只稻米,可能都不下二十万石。”

“眼下河中、永兴、凤翔三镇,饿殍遍地,食不果腹之人遍及关中诸州,我军若能得到这批粮食,也能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主公何不顺势举兵伐蜀,收复秦、成、阶、凤四州之地?”

“……”

杨骁沉默了。

还要打仗?

这场平定三镇之乱的战事,可谓是旷日持久的。

几乎进行了一年之久。

当然,大明军参战至今,也不过三个月,仍有余力。

值得一提的是,秦、成、阶、凤四州之地,原属于后晋雄武军治下。

这个地方,大概就是后世的甘肃、宁夏一带。

俗称“陇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陇蜀咽喉!

得陇望蜀,说的就是秦、成、阶、凤四州之地。

也就是说,拿下这個地方,就能以居高临下之势,威胁到后蜀国的腹地,甚至是逼近成都。

同样的,蜀国拥有秦、成、阶、凤四州之地,就可以占据雄关天险,虎视关中。

在两年前,契丹人牧马南下,攻破汴京,灭亡了后晋,耶律德光还向诸镇的节度使遣使,让他们臣服。

当时的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何建)耻于向契丹人称臣,故而以秦、成、阶三州归附后蜀,孟昶又派孙汉韶攻下凤州,于是完全恢复了前蜀王衍时的疆域。

但,也仅此而已了。

孟昶不过是趁着中原大乱之际,在浑水摸鱼,捡了现成的便宜而已。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治蜀先治。

巴蜀之地,承平日久,从来都只是割据一方,偏居一隅的政权,成不了什么气候。

历史上,真正能从巴蜀之地打出来,并一统天下的,也就汉高祖刘邦一人而已。

如孟昶,可能他也有进取关中之心,怎奈何军力不济!

后蜀的国力很强,家殷人足,国库充裕,只是这军队的实力,比起中原的军队,着实是不够看的。

宝鸡之战,药元福、李彦从用三千人的偏师,就击败了蜀军万余人……

这仗怎么打?

是汉军太强,还是蜀军太弱?

只能说,在中原之地“神仙打架”的时候,蜀人都还沉浸在和平年代,不愁吃喝的他们,难怪战斗力如此羸弱。

杨骁此时思索良久,仍是摇摇头道:“文伯,要从蜀军手上,收复秦、成、阶、凤四州之地,谈何容易?”

“再者说,平定三镇之乱的战事旷日持久,朝廷已经没有多余的钱粮,支持大军继续作战了。”

“官家和朝廷,绝不可能同意跟后蜀国开战的。”

“白文珂、常思、赵晖等人,又怎会愿意多生事端,跟着我一同出兵伐蜀?”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白文珂、常思、赵晖、刘词这样的节度使,他们为保存实力,也绝不可能跟着杨骁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大军出征日久,能平定三镇之乱,已经殊为不易。

再挥师伐蜀?

那会死伤多少兵马?

消耗多少钱粮?

而且,这场仗打赢了,收复秦、成、阶、凤四州之地,便宜的是朝廷,跟他们并无多大干系。

除了捞取一些可有可无的功名,对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益处!

将心比心。

实际上,杨骁也是这么想的。

有时候自私一些,也没什么不好。

如果杨骁挥师伐蜀的话,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原因何在?

因为在没有得到朝廷下诏的情况下,杨骁擅自出兵伐蜀,成功了固然有功无罪。

而一旦出师无功,所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