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骁随即传召了詹、杨两家的邻居进行询问。
众人均证明,杨宠与詹升乃好友,并无借债和仇怨,前日命案的确是因捉奸在床。
不然,女婿杀死自己女儿,李氏之父为何不来告官?
可见,杨家是实,詹家是虚。
杨皇帝把目光放在了刑部尚书窦贞固的身上,缓声道:“窦卿,而今案情已经水落石出了。依你看,该怎么判?”
闻听此言,窦贞固暗暗思索片刻,站了出来,向杨骁躬身行礼道:“陛下,微臣认为,男正乎外,女正乎内,天地之常经;各妇其妇,各夫其夫,古今之通义。”
“苟淫污杂扰,几同人道于犬羊;如捉获歼除,少扶世教于华夏。”
“今杨宠生平淳善,素性方严,亲获奸夫、yin妇于所,即就斧斤。彼罪既宜,此杀何咎?”
“詹升和李氏,乃是罪有应得。”
“至于詹广,人命之诉,宜坐诬告;姑念舐犊之态,可以从轻发落。”
法不外乎人情,莫不如是了。
古代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说法。
但,秦汉以来,华夏历代王朝的法制体系逐步完善,虽未健全,却好歹是有法可依了。
只不过执法的是人,对待一件案子的审判,难免会有好几种结果。
“就这样吧。”
杨骁想了一下,便道:“窦卿,你姑且记下。”
“新编纂的《大明律》中,要加上一条:凡妻妾与人奸通,而于奸所亲获奸夫奸妇,登时杀死者,勿论。”
“若止杀死奸夫者,奸妇依律断罪,从夫嫁卖。”
“诺。”
窦贞固当即领命。
杨骁只能尽可能的完善自己大明朝的法律体系了。
如果以后有人要钻法律的空子,那就另当别论。
……
时值初春二月,冰消雪融,大地回暖。
这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为了温饱的农夫们,早就已经铆足了劲儿,在田间地头上挥洒着汗水。
有的农夫挥舞着锄头,在疏松土质,或是刨坑,或是挖掘小水渠。
有的农夫则是一手握着犁把,一手抓着绳索和鞭子,在驱使着大黄牛拉动曲辕犁耕地,把荒地犁出井然有序的沟壑,以便于来日的时候播种。
没有耕牛可以使用的农夫,也是自己充当了“耕牛”,一人在前边拉动曲辕犁,另一人则是扶着犁把。
拉动曲辕犁的农夫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却仍是咬着牙,把绳索挂到肩上,抓在手里,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不管怎么说,人力犁地的效率,始终是比不上耕牛犁地的。
怎奈何,耕牛也不是普通农户能够使用得起的。
要买一头耕牛,无疑需要花费大价钱,积贫之家买不起。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花钱借别人家的耕牛。
也可以租借官府的耕牛。
只不过,能租借到的耕牛也不多,等轮到他们,说不定已经过了春耕时节了!
这个时候的杨骁,在李从益、李继业的陪同下,外出到济阴县城郊外的田野上,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他所见到的,就是这样的一幕。
有几个农夫劳作累了,就坐到了一边的老槐树下歇歇脚,啃着烧饼或是糍粑,喝着水囊里的水,还不忘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液。
杨骁则是来到了他们的跟前搭话。
“几位,而今适才初春,解冻不久,你们就开始了耕作,可是一时间忙不过来吗?”
杨皇上缓步来到老槐树下,问起了这种事情。
看见杨骁衣着华贵,气质不凡的样子,几個农夫对视了一眼,也不敢怠慢。
其中一个面色黝黑,身材精壮的汉子苦笑一声,回答道:“公子有所不知。我等早早地开始耕作,也是无奈之举。”
“这荒地需要开垦,耕牛、农具也多是租借来的。”
“若到了春耕时节,咱们这样的农户都要耕作,想借耕牛和农具还借不到!”
闻听此言,杨骁眯起了眼睛,颇为好奇的道:“听兄台的口音,似乎是北方人?”
“不错。”
另外一个农夫搭话,道:“公子,实不相瞒,我们这些人,原先都是幽州逃难来的流民,也有中原各地的流民,定居于此了。”
“当今皇上圣明,朝廷开恩,允许我们这样的流民返回原籍,或是定居于当地,官府还发放了耕地、种子和粮食,让咱们也能勉强果腹,有自食其力的能力。”
“原先当佃户的,现在都分到了田土作为永业。”
“即便是咱们这样的流民,定居于此,也还能分配到土地。朝廷减免赋税,只要我们耕作个两三年,这些田地,也能成为我们的永业了。”
“这样的日子,夫复何求?”
“是啊。”
“以前我们是佃户,在契丹人的治下,能吃得上饭不被饿死,已经该是谢天谢地了,哪里敢奢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丰衣足食?”
说起以前的日子,老槐树下的几个农夫都不禁有些伤感。
其中一个农夫鼻头一酸,叹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