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提出的折中方案是发动两次登陆作战行动,即在彭萨科拉附近登陆之外,还将在墨西哥湾西部地区发起一次登陆作战行动,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开辟第二战场,协助已经攻入新墨西哥州的陆军部队继续向东推进。 有趣的是,空军并不主张在得克萨斯州登陆,而是认为应该在墨西哥登陆。 这就是,在墨西哥东北部的塔毛利帕斯州某地登陆,然后从马塔莫罗斯北上,从侧翼攻击美军。 空军提出的这套方案,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平衡海军与陆军。 当然,空军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不管在哪条战线上,空军都不可取代,特别是在陆军主导的战场上。别忘了,海军有航空兵,而陆军却没有航空兵,因此在陆军为主的战场上只有空军能够提供空中支援。 在军事层面上,空军的方案有一定的可取性。 这就是,从墨西哥攻入美国境内,可以避开严密设防的得克萨斯州海岸线,而且能够获得铁路与公路,减轻后勤保障负担。 问题是,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认为这套方案不可行。 当然,连〖中〗央政府也不会采纳这样的进攻方案。 原因很简单,这在政治上行不通。 别忘了,墨西哥依然是中立国家,而且在美国日渐式微的情况下,墨西哥正在与同盟国集团积极接触。也就是说,把墨西哥拉入同盟国集团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要墨西哥加入同盟国集团,就必须尊重墨西哥的主权。如果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墨西哥,显然不可能获得墨西哥的支持。 毫无疑问,攻打墨西哥,只会把墨西哥推入美国怀抱。 当然,在军事上。也存在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比如,在塔毛利帕斯州的海岸线上,根本没有合适登陆的地点,在美墨边境线附近也没有港口可用。在墨西哥东海岸地区,离美国最近的港口在马德罗城,而这座位于塔毛利帕斯州南部的城市离美墨边境线足足有四百公里。更要命的是,从马德罗城到马塔莫罗斯的公路与铁路都要经过塔毛利帕斯州的首府维多利亚城。而这座城市在内陆,离海岸线有差不多两百公里。也就是说。即便占领了马德罗城,也需要攻占打半个塔毛利帕斯州,才能打通前往美国的交通线。 显然,这么做的代价远比收获大。 当时,空军也提出,在墨西哥登陆之后,攻入美国本土再夺取港口。 只是。这也很不现实。 原因很简单,在美国这边,离美墨边境线最近的港口在科珀斯克里斯蒂,而这座城市离美墨边境线有两百多公里。也就是说,即便登陆地点就在美墨边境线附近,陆战队也要在登陆之后往北推进两百多公里,才能够获得一座可以使用的港口。要命的是,这座港口在马塔戈达岛西面,只有一条极为狭窄的水道连接着墨西哥湾,而要封锁这条水道。只需要布设几十枚水雷就足够了。 显然,陆战队不可能奔袭两百多公里之后,去攻占一座极易被封锁的港口。 用陆战队将领的话来说,即便是直接攻打科珀斯克里斯蒂,也要比在墨西哥登陆之后再北上好得多。 当然,即便这些问题都不存在,先在哪里登陆也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显然,海军肯定希望首先在彭萨科拉登陆。而陆军自然会坚持首先在墨西哥湾的西部海岸上登陆。 原因很简单,先在哪里登陆,哪里就是主战场。 只不过。有一点必须承认,即空军提出的方案。实际上指出了一个事实,即陆军与海军必须妥协。 争论与争吵持续到一九四八年一月中旬。 在所有高级将领都吵得精疲力竭之后,大家都不得不承认,没有价值的争吵不可能带来真正的胜利,陆军与海军都必须做出让步。 认清这一天后,制订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计划才正式开始。 当然,在关键问题上,海军没有做出让步,即必须在彭萨科拉附近登陆,然后以这座港口城市为根据地向东与向北推进,再去夺取佛罗里达半岛上的港口,为进军美国东海岸地区打下基础。 在兵力使用上,海军不得不做出让步。 这就是,在深入内陆之后,将由陆军作战部队充当主力,而海军陆战队则负责沿海地区的作战行动。 说白了,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使命就是夺取沿途的港口。 至于指挥权,冯承乾也没有过分强求,只强调了一点,即在需要动用海军与海军陆战队的时候,必须由海军或者海军陆战队的高级将领担任最高指挥官,而陆军可以安排将领参与指挥工作。只有内陆的战斗由陆军全权负责,海军则在必要的情况下,为在内陆的陆军提供空中支援。 只不过,这还不是海军做出的最大让步。 为了让陆军答应把重点放在美国西海岸地区,海军做出了一个非常大的让步,即在东海岸战场上的战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将在墨西哥湾西海岸地区开辟第二战场,并且由陆军主导攻打美国中西部地区的作战行动。 有趣的是,陆军提出,应该定下一个明确的标准。 如果只是一句含糊不清的承诺,那么什么时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