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五军二十二镇,五十万大军!(1 / 3)

“现在我驾前军经过宝庆一战,虽然杀伤鞑虏无数,阵斩尚善等八旗将佐高达上百位,可我军也伤亡三万七千余人!”

“好在孤在两广还有新兵和反正兵十二万余,足可补充损失,不仅如此还可以再编练八镇兵马。”

“孤决意以四万新兵补充受损各镇,再以七万兵马新设七镇和骠骑镇一起合称义武八镇!”

“你们觉得如何?”孙可望淡淡道。

虽然宝庆之战损失不小,但孙国主最大的特点就是血条越打越多厚。

刘文秀的五万多人在保宁折损大半,李定国的四五万兵马撤入广西。

可是不过两年的功夫,孙国主手底下的兵马便扩充到了二十余万。

而现在宝庆之战伤亡的三万七千余人又算得了什么?

岔路口之战后,孙国主前后损失了十万兵马,没两年的功夫又是二十余万兵马虎踞云贵。

当然了之后的事情就不用多提了。

校长的任人唯亲虽然为人诟病,但这也是千年来的历史经验。

李定国、刘文秀、白文选、马进忠这些人的确有能力,比关有才、王德旺之流强多了。

可是人家校长哪怕败退到了台湾依旧能够靠着黄埔嫡系掌握局势。

孙国主连个岔路口都输不起。

所以说任人为亲,以忠心为条件还真谈不上错。

没看见校长还能苟那么多年,孙可望手底下的这些二五仔直接把他这个国主给祸祸了吗?

“国主所言甚善,以我军的实力的确能够扩充新镇。”程万里等人连忙赞同道。

“好,传孤旨意,调四万新兵北上湖南补充各镇……”

随着孙可望的开口,驾前军的军队编制发生了变化。

原本他麾下的野战兵马是五军十四镇,经过调整后变成了五军二十二镇。

其中除了在宝庆之战时,以反正各部骑兵为主临时编制的骠骑镇外。

另设仁武镇、义武镇、礼武镇、智武镇、信武镇、忠武镇、威武镇,这七镇。

这七镇兵马由艾承业、狄三品、王会、李如碧、塔新策、杨威、高凤翔七人担任总兵。

除了这七镇雄兵外,还有四万新兵补充进了受损的各镇兵马。

此番调整共耗费兵马十一万,在两广剩下的万余兵马则在湖南各地加设守备。

分别驻扎在沅州、靖州、辰州、武冈等地,防备清军,稳定地方。

五军二十二镇中。

孙可望决定让狄三品、王会、李如碧、塔新策四人北上,补充进湖南各军中。

而艾承业则南下统率仁武镇和杨威、高凤翔的忠武镇、威武镇一道接受王自奇的节制。

准备东下广东,会合义军、绿营,以及肇庆等地的守备兵力,拔掉广州这颗钉子!

此外准备参与广州之役的还有四大游击营的骑兵。

按照孙可望的规划,以三镇兵马和四大游击营的骑兵,再加上义军和绿营的兵马和水师。

王自奇的右军将形成对尚可喜和耿继茂的绝对优势!

无论是在步兵、骑兵还是在水师方面,尚可喜和耿继茂都无法对抗。

按照这种布置,王自奇的右军将统辖三镇发动南线的广州之战。

待得手后将彻底理清广东军政。

除了这些孙国主还给了王自奇多道空白敕书,给了四个总兵头衔,让其从义军和绿营中选拔有功之士,在广东再整顿出四镇兵马。

广东的事情安排已毕,孙可望又让王尚礼统率受创最严重的扫寇和荡寇两镇在湖南休整。

除此之外诛虏镇也将留守长沙。

孙可望在湖南决定布置王尚礼的左军三镇,加上各地的守备兵马,共计有披甲战兵四万余人,此外还有大量伤兵在湖南休养,待伤后可以重新成军。

以这些兵马足够守住湖南了,多尼的残兵败将在这种兵力下根本拿不下湖南。

要是吴三桂头铁选择为咱大清尽忠,王尚礼还有顺军为援。

在湖广足以坚持很久。

左右两军的六镇兵马布置完毕。

而剩下的十六镇兵马。

孙可望以骁骑、铁骑、骠骑、龙骧、虎贲、鹰扬、豹韬、义武、礼武共计九镇为中军。

以前锋、先登、陷阵、智武、共计四镇为前军。

以后劲、灭虏、信武三镇为后军。

中军和前军的十三镇兵马将直接乘船东下,直扑江南。

而郑国的后军将执行围困武昌的任务。

若是湖南安稳则围克武昌,再和孙可望夺取江南后的准备派出的西征军会师,全面打通长江航道。

将武昌、九江、安庆等要地尽数收入麾下。

要是湖南有变,郑国的后军三镇也能够与王尚礼会师,以六镇兵马确保湖南安全。

除此之外,孙可望又从两广抽调水师好手万人,任命陈奇策为水师总兵,在洞庭一带搜罗战船组织水师。

又于三湘四水之间,竭力搜罗民船、制作船只,准备大举东下!

与此同时又以手中孕育和缴获的马骡竭力训练胸甲,以弥补骑兵的巨大损失。

当他侃侃而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