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郑成功:投鞭断流,虎踞南京!(2 / 3)

微一笑放下了望远镜。

此时他豪迈不已,信心十足。

此次北伐,他带上了所有能带的部队,五六万披甲,十七万众,三千余号舰船。

这阵仗,光吓都能吓死不少人!

“众将听令!”他一声令下。

齐聚在旗舰的诸多将领纷纷拱手。

“此次北伐本藩意指克复南京,救我汉家百姓于水火,恢复大明江山!”

郑成功大喝道:“本藩在此重申!我军乃堂堂正正的王者之师,与禽兽之清虏有别!”

“此番入江众将士在江南不得掳掠百姓,不得淫辱妇女,不得滥杀无辜,如违此令,本藩定斩不饶!”

“谨遵藩主之令!”一众大将纷纷拱手领命。

郑成功见状这才微微地点了点头。

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在这个时代郑军军纪虽然不能和清军相提别论,但也谈不上好。

在东南沿海,郑军烧伤抢掠的事情可是时有发生的。

当然了主要还是生存问题搞的,郑成功在金厦两岛,固然可以凭借着海贸每年搞个几百万银子解决军费。

可靠着这两个岛,他可种不出十几万军队,百万军民所需要的粮食啊。

所以巨大的粮食缺口除了从日本和东南亚购买外,还得从东南沿海就地征集。

就比如广东的产粮大府潮州,就一直被郑成功念念不忘。

多次派兵攻打,只可惜就没一次成功的,全栽在了潮州。

在短暂占领漳泉二府,济度南下的时候,郑成功预征了这两地近十年的赋税,拆除了房屋、城墙。

然后一屁股回到了金厦根据地,看着济度与自己隔海相望,幽怨无比。

在这个大环境下,海寇这两个字有时候还真没说错。

郑军为了粮草往往会放开军纪,而军纪一旦放开,伴随着抢掠而来的就是奸淫和滥杀。

只不过他们比清军要好的是,郑成功在粮饷不缺的时候是会约束军纪的。

而清军……无论如何,就连粮饷充足都会烧杀抢掠的。

也就三桂子稍微当了点人,约束了一下自己的部下。

而现在郑成功自信能够拿下南京夺取江南,将其打造成自己的王业之基。

所以这个军纪问题他自然得重点注意了。

不然十万海寇把江南祸祸了,民心一失再想要弄回来就难了!

“延平王高义啊。”战船上,张煌言拱手道。

“少司马,此次我大明十万健儿来到江南,必可虎踞南京,恢复大明的天下!”郑成功坚定道。

张煌言此时的官职是永历朝廷的兵部尚书,应该称之为大司马才是。

只是他之前担任的官职是兵部左侍郎,郑成功与他初见之时当尊称为少司马。

所以郑成功讲习惯了也就没改口,而张煌言又不是腐儒对这种东西自然无所谓了。

“延平王,也许这一次我们真的能够恢复这大好河山!”张煌言微笑道。

他曾经和张名振三入长江,只可惜孙可望的主力一直缩在湖广不动终至三入长江无功而返。

而现在好了,虽然西南的永历朝廷遭到了变故。

可郑成功和他全力合作,郑成功五六万披甲,十七万众,他张煌言披甲数千,兵万人。

而江南地区的清军兵力空虚,不过区区七万人尔,其中披甲者更是只有两万,又需要分镇地方。

更何况人心思明,不仅士绅百姓翘首以待王师,就连马逢知等清军将领都首鼠两端。

以两军的六万披甲,十八万众,如何得不到南京,得不到江南啊!

“那是自然!”郑成功意气风发道:“缟素临江誓灭虏,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

此诗一出,恢弘大气不言自喻。

“藩主,好诗啊!”

一时间甘辉等大将纷纷夸赞。

“试看天堑投鞭渡?”张煌言眉头一皱。

这不是再说淝水之战的投鞭断流吗?

此句不祥啊,淝水之战苻坚占尽优势,自信满满,最后却阴沟里翻了船。

此时此刻在钱谦益等复明人士的运作下江南地区的虚弱尽为明军所知。

而郑成功又有如此信心,似乎与淝水之战前占尽优势的大秦天王极为相似。

一想到此处,张煌言就摇了摇头。

“淝水之战,晋室未失民心,而此刻江南百姓士绅早已经恨清廷入骨。”

“人心在明不在清,又怎会再发生一次淝水之战?”

张煌言心中自语,然后感叹自己太多想了。

郑成功如此实力,又有自己相助,怎会导致淝水之战再次上演呢?

明军局势如此大好,自己实在是想得太多了。

“有十几万兵马在,有江南民心在,更何况清军的主力还有孙可望和李来亨挡着,南京之战万无一失!”

此时距离宝庆之战才过去一个多月,张煌言等人自然不知道湖广战局的结果。

不过很显然清军的主力再怎么样短时间内都回不来了。

既然如此单看江南地区的双方实力对比,六万披甲对两万披甲,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