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顺治暂累吾民两年(2 / 3)

说你的粮食太差了直接不收,从哪里来的再扛回哪里去。

这一来二回的,老百姓的粮食要是被收了还得对官老爷三跪九叩。

可一条鞭法后,就不用交粮食了,带几钱碎银子就把赋税给交了。

可是坏就坏咱大明是什么体制?咱大清又是什么体制?

一条鞭法后,就多了火耗这种东西。

这老百姓虽然交了碎银子上来,但是当地的官员可不能拿着一堆碎银子交到国库去。

所以这碎银子得回炉重新铸成官银。

可是问题来了,回炉重铸会产生损耗啊。

在这种情况下咱大明的官员们一般会收个百分之二三十的火耗。

毕竟手底下的刁民们尽会钻空子,交上来的碎银子都是一些什么成色!

火耗二三十都是往小了来说的,官老爷为了这群刁民都得往里面添呢?

到了咱大清那更是不得了。

康麻子时代的火耗高达了百分之八十。

百分之八十的火耗,咱大清收上来的是碎银子还是银矿石啊!

原本满清靠着江南的漕运,财政体制还能维持得下去。

可是现如今江南没了,咱大清的银子收再多也没用啊!

银子再多能当饭吃吗?

不要说二千万两了,咱大清要是竭力搜刮,五千万两都能刮出来!

北京城中王公贵族们,哪家里面不藏着个几百万!

但就算满清刮出来的五千万也没什么用。

因为打仗打得是物资,银子只是调剂物资的方式而已。

北方本就缺粮,再多的银子砸下去也没什么用,反而会引起剧烈的通货膨胀。

所以咱大清也只能减折增本,少收银子多收物资了。

江南地区的几百万石漕运需要进行补充。

否则没用这比粮食,北京城中的几十万满人,全国各地的几十万军队就会饿肚子了。

满清占领区的粮价本就很高,孙国主占领江南后,北方各省的粮价更是迅猛上涨。

若是不发粮食,就旗人和绿营兵一个月的那两个子,只怕会直接饿死。

所以根据咱大清的良心换算,原本二千二百万两的收入,变成了银一千八百万里,粮食四百万石。

再加上北方原本征收的米麦豆。

咱大清加派后收入达到了银一千八百万两,粮食四百七十余石。

其中地方留存在大约在纹银三百万两左右,北京的官员俸禄即便削减了,但仍然消耗了一百万两。

咱大清总计岁入一千八百余万银子和粮食。

只是这加派的几百万两银子,和减折增本后的四百万石粮食,具体落在了老百姓的头上是多少,就不为人知了。

总而言之,通过横征暴敛,满清暂时能够养活自己的军队和旗人并且看似还有进一步扩军的可能。

只是在这一切的光彩下,是一座蠢蠢欲动的火山。

从八月开始,顺治的遗诏迅速宣告天下,让各地的满清官员准备刮地皮。

“国事艰难,巡抚衙门只加三成!”

西安城中,接到圣旨陕西巡抚白如梅正色道。

“巡抚大人高义!”一群穿着孝服的官员感动不已,纷纷书写文书发完陕西各地。

“西贼猖獗,闯贼流窜,我等万不能给百姓增加负担,我延绥道台衙门只加四成!”接到巡抚衙门文书的延绥道员韩文全满脸严肃道。

“道台大人如此对百姓,我要是百姓也就知足了。”一名名官员夸赞道。

“我延安府本就贫瘠,现如今朝廷局势艰难,需要粮饷维持。”

“我延安府衙门只能过一过苦日子了。”延安知府姚安文接到了延绥道台衙门的文书叹气道。

“知府大人说的是啊!”一群官员赞同道。

“也罢,只能苦一苦我延安知府衙门了。”姚安文叹气道:“本府只加两成,万不可让延安府的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知府大人,要是这样你也太苦了吧!”一群官员抹了抹眼泪。

以前都是加收五成的,这一下子变成了两成。

这让他们少挣了这么多银子,这怎么能行呢?

“我不苦谁苦?就这样吧。”姚安文挥了挥手,转身离去。

“知府大人!”一群官员悲伤不已。

很快延安知府衙门的文书发到了下属各县。

米脂知县杨文越一筹莫展。

米脂县屡造大难,李自成和孙可望就是从这里杀出去的。

后面阿济格南下后又将米脂县屠戮一块。

现在好不容易经过了十几年的恢复,米脂县稍微有了一些人气。

可是整整十几万两银子和五万石粮食的重担又压在了老百姓的头上。

“知县大人,你看县里向百姓们收多少?”师爷小心翼翼地询问道。

“我米脂百姓本就人丁稀少,朝廷的这次加派已经让百姓不堪重负。”

“再加上还有徭役和地主士绅们的佃租,本县要是再加,只怕必生民变。”杨文越叹气道。

师爷闻言也是长叹了一口气,不过他随后开口道:“可是知县大人不加,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