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京债又该怎么办?”
“知县衙门这么多人又该吃什么?”
“我这个师爷跟了大人多年,可以不要。”
“可是县衙里面这么多人,知县大人若是不给钱粮,咱们米脂县只怕连赋税都收不了了!”
“等到时候,还未民变,知县大人就已经人头落地!”
杨文越汗毛倒竖,一时间竟然毛骨悚然。
咱大清虽然表面上清承明制但是实际上很多地方比咱大明还不做人。
就像杨文越吧,他虽然是米脂知县,但是上任之前就已经背负了高达两万两的京债了。
在咱大清虽然中举之后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当官了。
可是这也只是理论上而已,从举人甚至是进士到实上任,咱大清平均的速度是八年。
也就是说科举过了,还得再过八年才能当官。
当然了现在还不严重,毕竟咱大清入关才十几年。
第一次科举原本打算录取四百名进士的可是那时候满清才刚入关,咱大明的文人也得注意一下。
所以总共才三百七十人参加了咱大清的科举。
这进士指标都四百了,报名的才三百七。
所以凡是参考的就全都是进士了。
只不过到了现在,满清入关已经十几年了。
所以咱大清的科举以及官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
毕竟这世界上缺了啥都不会缺当官的和想当官的。
为了当官不要说剃发了,很多文人都能把自己给阉了。
在阉掉之后一边痛骂,一边委屈屈地上任。
所以十几年的时间一过,咱大明的文人终究禁不起诱惑,纷纷投身清庭,参加了科举。
可是人一多,竞争一激烈,这赚钱的门路就来了。
京债就由此而生。
文人中举后,得在北京等着。
什么地方有空缺了才能去补。
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种实缺总得活动一下才能够得到吧。
所以杨文越这些人中举后想要补缺要么背后有人,要么手上有钱。
可是杨文越一没人二没钱。
既然这样了那能怎么办?
总不能在北京等一辈子吧?
好在北京的权贵们贴心地为杨文越这种穷酸文人推出了京债。
杨文越不是背后没人手上又没钱吗?
背后没人那的确没办法,可是手上没钱可以借啊!
这借了不就是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