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北上抗清还是东征讨蒋?(1 / 3)

十二月,经过长达半年的行军后,吴三桂终于带领浩浩荡荡的大军回到了昆明。

这次军事行动虽然耽误了太多时间,但是却成功接回了永历。

并且基本上扫清了滇西的军事力量,收编了数以万计的西营兵马。

“老师,天子终于归国,学生不仅收获数万雄兵,而且有天子在手只要我们起兵,祁三升、廖鱼、朱养恩、那嵩等人也会来助。”

吴三桂兴奋道:“而四川的高承恩、郝成裔、王有德,贵州的李本深、郑蛟麟、张大元到时候也会响应学生,如此以来,学生可再得数万兵马,可争天下也!”

洪承畴闻言微微点头。

此时的祁三升等人还在吴三桂和李定国之间徘徊。

他们既不敢和李定国合营,也不愿投降吴三桂。

不过只要吴三桂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这批兵马自然就能够为他所用了。

在云南除了祁三升等人外。

还有一股较大的明军。

自清军入滇后,元江府的那嵩举兵反清,延长伯朱养恩、总兵高应凤响应。

又有石屏总兵许名臣、土司龙赞扬领兵来助。

这股明军有土司兵万余,正规明军七千余人。

虽然和祁三升等人相比力量稍逊一筹,但也已经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而祁三升这些人的兵马更是精锐,光是祁三升自己就有西营精兵七千九百余人。

历史上降清之后,祁三升的兵马被称为:其兵为滇南诸营最。

就连康麻子也“颇闻三升勇”,让册封使者同他会见,以便回京讲叙其人。

要不是祁三升死的早,在三藩之时估计也会大放异彩。

吴三桂本就有五六万兵马了,如今又收编了马宝、马唯兴、马自得、杨武、吴子圣等人,得兵四万余人。

其总兵力已经突破了十万。

等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后,光是在云南又能得到三四万兵马。

再算上郑蛟鳞等人在贵州的三万余绿营精兵,高承恩等人留在四川的蜀藩兵马。

以此大军的确可以影响天下大局了。

至少这十几万精兵强将在此刻不止能对满清造成极大的压力,也能对孙可望掌握的两广和湖南造成巨大的威胁。

“长伯,如今天子已经到手,天下大义已经在你的手中。”

洪承畴缓缓道:“只是你此刻起兵却是有点晚了。”

“孙可望已经占据了江南,其势已经大成,而你却还在云南,已经丧失了先机。”

吴三桂闻言皱起了眉头,孙可望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

原本他还以为武昌这座坚城,满清又已经经营了数月,再算上九江、安庆这些重镇。

孙可望啃下去没个一年半载得不到南京,得不到江南呢。

哪曾想这位国主直接采取了跳岛战术,在大破武昌水师,掌握了长江制水权后。

直接放弃武昌、九江、安庆等重镇,千里奔袭南京。

此举不仅出乎了满清的意料,也出乎了吴三桂和洪承畴的意料,更出乎了天下人的意料。

“孙可望此人绝非池中之物,他其势已成。”

洪承畴严肃道:“如今长伯你最大的对手不是满清,而是孙可望了。”

吴三桂郑重地点了点头,一头垂垂老矣,断肢残体,日薄西山的东北虎和一头愈发强大、年轻力壮、张牙舞爪的西南象之间,谁更有威胁力自然不言而喻。

和满清相比,强势崛起的孙可望已经愈发地成为众矢之的。

毕竟一个能在云贵拉起二十万野战大军,又能以区区一年时间在广西编练十万大军的人。

如今进入了江南,其前景如何,自然不用多说了。

“老师的意思是让学生放弃北伐,转而东征?”吴三桂询问道。

洪承畴闻言苦笑道:“长伯,老师原来的谋画是趁着宝庆之战,让你在云南举起义旗,尽收西南之兵全灭多尼之军。”

“如此一来,得此十几万精兵强将,又有全灭八旗之威,再立明室掌握天下大义。”

“而满清虽然已经是一只病虎,可其威仍有,其势尚存。”

“待满清和孙可望争夺江南之时,长伯可趁势北上,一举夺取陕甘,先声夺人,收复北京。”

“在天下人中博取最高的威望。”

“等到那时纵使孙可望夺取了南京,长伯也可率数十万北方边军一鼓作气,南下与其决战。”

“可是你为了接回长子,迎回天子,已经失去了先手优势。”

“而孙可望又兵贵神速,直接千里奔袭拿下了南京,夺取了江南。”

“此时天下之势已经在孙不在满!”

洪承畴叹气道:“你若是现在北方,只怕和满清两虎相争,只会白白便宜了孙可望!”

半年时间已过,天下大势已经彻底改变。

如今任谁都看得出来天下间的最强者已经不是满清而是孙可望了。

所以洪承畴的策略隐隐约约已经有所改变。

吴三桂见状也是双眼一凝,洪承畴说的非常有道理。

孙可望坐拥两广和湖南,如今又拿下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