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209(二更) 利息几何……(2 / 5)

“我与子远当年往并州一行的时候,曾从滏口陉入上党,又至太原,沿路所见正是当年秋收景象,如今想来,倒是有些特殊。”

他朝着许攸看去,问道:“子远可还记得,当年我等经过的并不只是州府集中耕作的田地,沿途所见的世家田地、乡野村民属田、州府垦田,各处的景象是很相似的。”

彼时麦田结穗累累,以至于让人忽略掉了这点特殊。

许攸的记忆力也不差,当即从印象里翻出了这个画面。

这一想,确如审配所说的一样不对劲。

在冀州,为防止黄巾再起,他们走访过不少郡县,其中绝不是这样的情况。

当耕作的劳力不足的时候,哪怕田还是那么多的田,种植起来势必没有那么精心。农人种田的技法各异,也难免在其中有差。再加上贫富有异,在作物种子上也就天然存在差异。

此前他们至多是觉得,并州是比其他各地提早了一年半甚至更长的时间发展,可今日想来——

那更像是一种自上而下贯彻的耕作规则。

或许是因为乔琰行事的激烈作风,让人下意识地将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作战实力上。

然而这种看似是在看对手最大优点的举动,实际上也代表着对她评价的偏颇。

审配提到此事的意味不言而喻。

他朝着袁绍说道:“我们只怕要多留神一点在并州的耕作上了。我与子远都曾经去过并州,容易暴露用意,请明公择选几人往并州走一趟。若能有其他发现便再好不过。”

有粮有钱才能发展兵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他们必须为此多费一些心力。

审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不免在心中想到,如果说他们先前只是和乔琰有了一年半的差距,在汉灵帝驾崩之后的两年里,这种差距很可能遭到了进一步的放大。

也不知道此时再追,到底还来不来得及。

但看到田丰领下了这个责任,审配还是在心中稍微松了一口气。

田丰刚直的性格并不影响他的细致,有他去,应当不会被漏掉什么细枝末节之处。

又听沮授在此时提醒道:“我看明公只怕还得留意一番并州军所用的武器。”

提高粮食的亩产,训练军队的素质,都不是在一时半刻之间能成效的东西,但武器可以。

沮授继续说道:“按照信报中所说,乔并州屡次以远距离强弩完成对敌方的射杀,因此大幅度减少对己方的兵力消耗,明公,这一点比起她能同时调动多少兵马,更值得我们重视。”

打得到的敌人还好解决。

打不到的敌人该当怎么办?

如若他们有朝一日对上乔琰,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难道就让她用对付李傕派出的两万军队相同的办法来对付他们吗?

这句话并不只是沮授对袁绍在说,此时的兖州,陈宫对曹操也是这么说的。

“府君与那乔并州之间互有往来,二公子如今也在乐平书院就读,但兖州乃是四战之地,或许某一位邻居就会效仿乔并州的技法武装军备,而后给我们一个迎头痛击。”

比如说,袁绍就难免会跟曹操因为相邻太近而出现什么摩擦。

在沮授和陈宫的共同认知里,以他们此时的财力条件,去考虑什么床弩,完全是在劳民伤财。

但蹶张弩与神臂弓这些东西的情况不同。

三四百步的射击距离,已经足够将他们的防守和攻击范围扩张到一定的程度,也足以有效在短时间内缩短他们和并州之间的武器装备差距。

而这种弩机,实际上是在大汉的官方武器库中有存档记载的,甚至并不需要跑到乔琰那里去偷师。

冀州和兖州的府库里,就能找到相关的记载。

袁绍这头要查询相关资料还要更加方便一些。

除却荀爽送至并州保存的书籍之外,有相当一部分洛阳的典籍卷宗,都随着大汉朝廷从洛阳这个都城转去邺城的过程中,跟着被运送了过去。

就算没有马钧这种机械学上的天才,要想将蹶张弩完成大批量的制作也并非难事。

袁绍听着沮授所说,深以为然。

在大家都穷的时候,可以直接近战互搏,不讲究这种装备的东西。

但现在乔琰用战绩揭露了一个事实——并不是大家都穷,而是其他人穷,她还是富的。

那就有问题了!

“这件事……”袁绍朝着座中环顾了一圈。

这事情是沮授提出来的,按理来说也应当由他来负责才对。

可要知道,沮授是能统兵的,再将扩增重弩装备的职责交到他的手里,袁绍就算明知道沮授是个什么作风,也难免要觉得有些不放心。

“公则,仲治,我将此事交给你二人,务必替我办妥当。”

郭图与辛评当即起身应是。

这二人都是袁绍麾下的颍川人,换句话说,在袁绍这里,他们和田丰、沮授等人不是一个派系的。

河北士子掌握了他的一部分兵权,为求麾下势力的平稳,袁绍琢磨着也得给颍川系出身的稍作平衡才是。

但他当然不会将对部将的制衡说得如此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