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诸葛亮一顾茅庐(1 / 2)

作为蜀汉的丞相,当前蜀汉最大的权势者,诸葛亮说一不二,其余人哪里还敢反驳。

虽然大家各怀心思,但是仍然陪着诸葛亮上了道明山。

山林间崎岖小道太多,他们根本无法骑马,只能步行。

诸葛亮本来身体就不太好,一路咳嗽,一路坚持,在三人轮番的搀扶之下,花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来到了半山腰。

望着前方还有一半的路程,诸葛亮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

“后面的路都不用扶我,我一个人能行,这点路都走不了,谈何兴复汉室。”

说着,他从地上捡起一条树枝,用手杵着,自己一步一步艰难爬山。

听到诸葛亮的话,其余三人皆是在内心中叹气。

他们知道诸葛亮的脾气,剩下的路,大家竟然真的没有再扶他。

又走了大约半个时辰,诸葛亮一行看到前方有炊烟飘出,有几处屋舍遥遥可见。

诸葛亮心喜:“快到了。”

说话间,一个面如冠玉的长袍青年,迈着轻快的步伐往他们的方向走来。

边走边是吟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诸葛亮听到对方吟的这首词,短短数句,便勾勒出一道磅礴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之中,诸葛亮听见了金戈铁马,仿佛看到了数千年雄厚的历史的起伏回荡,也感受到作词者开阔的胸怀,和淡泊名利的超然之志。

能写出这首诗的人,绝非普通人。

他面色大喜,当即整理了一下衣衫,大跨步的上前。

来到那青年的面前,诸葛亮竟躬身施礼道:“敢问阁下可是赢子夜赢公子?”

见诸葛亮的举动,在其身后的三人,表情都是极为凝重。

他们还从来没有见到诸葛亮,是如此的谦卑。

那青年看着诸葛亮,面色当即有些诧异,但很快恢复镇定,便朗声道:

“我知道蜀中诸葛丞相的名望通天,崇拜者甚多,却万万没有想到,蜀中的文人雅士竟多以模仿诸葛丞相的打扮为荣……你也是来找赢哥儿的啊?可惜他不在,我已经连续三天扑空了。”

这青年见诸葛亮拿着羽扇,带着头巾,穿着民间供奉的诸葛亮画像中的那种袍子,最初以为是遇到诸葛亮了,所以表情有些惊诧。

但是转念一想,诸葛亮怎会亲自来这里,所以只能当是诸葛亮的崇拜者在模仿诸葛亮的打扮。

而诸葛亮听到对方口中的“赢哥儿”,想必此人应当是赢子夜的朋友了。

他随即道:“赢子夜在何处,你和他认识?听你口音,不像是蜀中人士?”

那青年笑道:“我叫马文才,是赢子夜的朋友,本是荆楚人士,因为游山玩水来到蜀中,路过道明山便结识了他,已经有三年时间了。”

那青年叹气道:“你们想必也应该是听说了赢哥儿的名号,前来拜访的吧?只能说我这朋友,生性懒散,又好游山玩水,行踪飘忽不定,要想见到他真身,怕是得多走几遭了。”

“哈哈哈哈!”

最后,马文才朗声笑着,仿佛这一切早已见怪不怪了。

诸葛亮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没想到自己下了如此大的决心,却“扑空”了。

身后的三人,表情自然也是极为失望。

但更多的却是愤恨。

他们只感到,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嘲弄。

见一行四人的表情,那马文才朗声笑道:“大家不用失望,也许等会他就回来了,我先带你去他家歇歇脚,喝喝茶,坐下来等。”

“如此,方便吗?”诸葛亮小声道。

“方便得紧,他家就是我家,哈哈哈哈!”

说着,马文才便招呼杨仪等人一起,三人摇摇头的跟在诸葛亮和马文才的身后,穿过几条曲径通幽的小道,再走过一道竹子做成的小拱桥,便来到了赢子夜的茅屋小院。

仆人梁叔立即迎了上来,恭敬道:“马公子,你回来了!”

马文才连忙道:“下山时遇见几个朋友,也是来找子夜的,我带他们先歇歇脚。”

仆人梁叔看了诸葛亮等四人一眼,他阅人无数,一眼就看出对方身份显贵,连忙道:“几位贵客,里面请。”

诸葛亮一行人跟着进了院子,马文才边走便吩咐道:“梁叔,泡点好茶——就拿我上次送子夜的那茶叶。”

“晓得,晓得!”梁叔连忙小跑着去沏茶。

说着,马文才便回身看向诸葛亮道:“诸位,里面坐吧!”

马文才伸出手来,准备引导他们进屋,却见诸葛亮等人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被院子里的一个小孩吸引了。

只见这小孩只有十一二岁的样子,穿着书童的服装,坐在院子的一个桌案前方,正聚精会神的对着桌案上的竹简在书写着什么。

诸葛亮等四人进来,连同马文才说了这么多话,动静已经不小了。

但是这个小孩,竟然全程没有回头看他们,哪怕一眼。

他的目光,一直一动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