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1 / 3)

【第二天,包拯带着开封府众人来到太师府。

不顾太师的阻拦,挖开了花园里有异样的两个花坛。

果真从里面搜查出两具尸体,其中一具尸体已有年头,骨头上的肉都化得差不多了;另一具尸体似乎刚下葬没多久。

包拯看向太师:太师可还有话说?

庞太师看着被挖出的两具尸体,整个人都愣住了,他眸底满是不可置信。

包拯见他不像是装的,便知其中另有隐情,刚要开口,就听到庞太师说:包拯!你擅闯太师府,老夫就不与你计较了,可你为了诬陷老夫,居然在老夫的院子里埋尸。

包拯:??太师休要血口喷人。

庞太师:老夫日日在府中都不知道花坛中埋有尸体,包拯你又是如何知晓此事?一进太师府就直奔后院,准确无误挖出两具尸体。你若不解释清楚,老夫就算告到御前也要治你的罪。

庞太师抢先发难,不过这可难不倒包拯。

包拯道:本府已和圣上请旨,由本府和大理寺同审狄青通敌叛国一案。本府查到死者曾在太师府上出现过,且数月前,太师也曾出使西夏,便前来太师府追查线索。

敢问太师和死者是什么关系?为何死者会在太师府上出现?庞太师:包大人说话可要讲究证据,老夫可不认识什么死者。

两人经过一番唇枪舌战,最后包拯在太师府中找到了遇水不化的墨汁,并且让仵作当场检查挖出来的两具尸体。

仵作告知那具化得差不多只剩白骨的尸体是一具女尸,死了至少有三年,死因不明;另一具女尸死了有半个月左右,是被掐死的,而且死前还遭到了非人的奸.淫。

听完仵作的话,众人看向庞太师的眼神变了。

就连庞太师本人也是如此,不过相对于众人的错愕,庞太师眼神复杂得多。

包拯注意到庞太师阴沉的脸色,问道:看来太师知道凶手是何人?

庞太师怒瞪包拯:包大人不要血口喷人,老夫连花坛里埋了尸体都不知道,怎么会知道凶手是谁?

而且此案和狄青通敌叛国一案无关,包大人还是分清轻重为好。此案既然发生在老夫府中,老夫自会查明真相,不用包大人操心。

包拯:此案发生在开封,自然归本府管。若此事与太师无关,本府定

会还太师一个公道。庞太师气得直指包拯:你…你……

包拯:若查明后与太师有关,包拯也会秉公处理。】

宋仁宗时期

赵祯皱眉: “通敌叛国案还没查出来,怎么又出现了一桩命案?”

赵祯早就没了想知道凶手是谁的心,他现在就想知道到底有没有通敌卖国之人。有没有给个准话啊!!别老是这么吊着他啊!心脏受不住。

命案什么的能有通敌叛国案重要吗?扯这么多做什么,快去查通敌叛国案啊!赵祯内心疯狂道。

不同于赵祯对通敌叛国案的执着,大臣们对新出现的命案更感兴趣,毕竟他们确信自己不会通敌叛国。

新出现的命案就不一样了,吸引眼球,而且还是发生在太师府。

书里的太师到底干了多少坏事??啧啧,年纪不小了吧,居然还做出这样的事,真是为老不尊。这个太师不会真是张尧佐吧?

*★

其他时空的古人们听到这都摇了摇头,死了这么久,对方又是大官,怎么可能追究呢。

再说了这种案子有什么可查的,无非就是大官强抢妇女,得手之后又把人给杀了吗?这种事情他们见多了,有钱的富商员外们都能用钱摆平,更何况当朝太师,皇帝的老丈人。

【包拯先是查看了太师府近五年来的奴婢记档,发现五年中太师府的奴婢除了自然死亡的,其他并没有伤亡。

而且自然死亡的奴婢也都正常下葬,并没有葬在府中。当然了正常人都不会把尸体埋在府中。

确定死的不是奴婢后,包拯开始着手调查死者的身份,化白骨的尸体已经认不出了,另一具尸体还是能认出来的,包拯张贴告示让家里有适龄女人失踪的人家前来认尸。

这里解释一下包拯为什么能通过记档得知死者不是奴婢,因为宋朝的奴婢是不能随便杀的,无论奴婢有没有罪过,杀奴婢都要请示过官府,获得官府批准才能杀。

《宋刑统》与杀奴婢有关的一条律法是这样规定的: “诸奴婢有罪,其主不请官司而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杀者,徒一年。"

意思就是,如果奴婢有罪,主人杀之前不请示报备官府的话,杖责一百;如果没有罪,主人杀了并且也没有经过官府批准的话,判一年有

期徒刑。

而包拯是开封府尹,有权查看开封府的人口记档。

另一边,展昭照常前往公主府记录《洗冤录》的内容,他先是谢过赵凌舒说的方法,让他们在太师府发现两具女尸,然后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