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将计就计(2 / 3)

仙侠版水浒 任鸟飞 2315 字 5个月前

了蒋宣等人的“叛乱”,当晚,蒋宣、李福和卢万就被赵桓派人给处死了。

其实,此时赵桓手上还有一万多赵宋王朝最精锐的骑兵,他们是赵桓的亲卫,也是赵桓作为赵宋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最后保证。

这一万多最精锐的骑兵中,还有两千精锐中的精锐,他们全都是实力极为强大的练气士——他们是种师道活着的时候特意为赵桓打造的护驾人马,就是为了万一形势有变护送赵桓去陕西的。

关键,这一万多最精锐的骑兵,大多都跟蒋宣等人一样,不想束手待毙,希望杀出汴梁城,逃去陕西,或者逃去江南。

如果赵桓当机立断,未必不能有一丝生机。

然而,赵桓就是赵桓,他哪有这样的胆子?这样的魄力?

话说,如果赵桓有胆量、有魄力,张叔夜早就将赵桓给救出去了。

说来说去,赵桓就不是能扭转乾坤、改写历史的卓越人物。

……

就在赵桓拖延时间不想去见江鸿飞之际,耿南仲带着赵桓的密旨来到了韦城,见到了赵构。

让人没想到的是,耿南仲竟然敢胆大妄为地矫诏,在赵桓给赵构封的兵马大元帅前面加上“天下”两个字,并对赵构说:“望大王以天下兵马大元帅承制,号召四方。”

要知道,唐肃宗就是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名号在灵武召四方勤王部队,最后登基称帝,再造大唐王朝的。

所以,有“天下”这两个字,和没有“天下”这两个字,差别很大。

这么说吧,耿南仲现在就动了“万一赵桓那里有变,就拥立赵构登基称帝”的念头,他在赵桓的给赵构封的兵马大元帅前加上“天下”两个字,就是在增强赵构地位的正统性与号召力,为赵构登基为君夯实基础。

赵构接过赵桓的御笔圣旨一看,就注意到了,赵桓封他的只是“兵马大元帅”,并不是“天下兵马大元帅”。

赵构的反应很快,他立马就明白了,这是耿南仲搞的鬼。

反应了一下,赵构就猜到了,耿南仲打的是什么主意。

虽然此时的赵构还不知道,大元军已经打破了汴梁城,但耿南仲实际上已经暗示了赵构汴梁城肯定守不住。

见耿南仲这么笃定,赵构很担心含辛茹苦将他养大的母亲韦贤妃,也担心跟他恩爱有加的康王妃刑秉懿。

如今的赵构,其实也有心回去勤王救驾。

只可惜,现在的赵构,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实力。

按说,在这种情况下,赵构应该接受耿南仲的好意,默认赵桓封他的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这样他才能整合宋军,打败江鸿飞,救出他的母亲、他的妻女,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可赵构又担心,万一赵桓逃过此劫,没准会给他定一个谋朝篡位的大罪。

所以,犹豫再三,赵构并没有将赵桓的御笔圣旨隐藏起来,而是在看过了之后,又将这道圣旨传给了汪伯彦。

让赵构没想到的是,汪伯彦在看过了之后,竟然直接就将圣旨给收了起来,没再传下去。

很显然,汪伯彦也想让赵构当“天下兵马大元帅”,不,准确地说,汪伯彦也觉得,赵桓挺不过这关,将宝押在了赵构的身上……

……

见赵桓跟自己玩起了缓兵计,江鸿飞干脆将计就计。

在江鸿飞的重赏下,数万工程军和二十几万民夫日夜赶工,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在汴梁城的城墙上修建好了对付城内的所有防御工事。

在这之后,江鸿飞和刘慧娘等人商量了一番,最终定下,城墙上时时刻刻都保持五万人马驻守,城外随时能上城墙的机动部队,不得少于十万。

总之,就是要确保汴梁城中的人插翅难飞。

做好这一切,江鸿飞才开始收拾赵桓君臣。

此时,内城中还有数十万军民,以及大量的兵器和马匹。

这都是威胁。

还有就是,京畿地区周围的赵构以及赵宋王朝的勤王军,也得想办法收拾。

不过,这些全都不能着急,得一点一点的处理。

这么说吧,江鸿飞想做的是,尽量兵不血刃地就拿下汴梁城,全歼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不给自己以后的统治留下麻烦。

再者说,上兵伐谋,能用计谋解决的事,尽量就别用武力。

要知道,军事也是为政治服务的。

而且,江鸿飞相信,论战略定力,赵桓比自己差远了。

更何况,目前是自己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果然!

见江鸿飞既不接受亲王和宰相议和,又不催促他出城,赵桓慌了,尤其是当赵桓探知了大元军的布置了之后!

这天晚上,慧星突然出现,它直直的逼向汴梁城,其尾巴横亘天际。

彗星被这个世界的人视作不祥之物,彗星的出现也常常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它跟战争、瘟疫、天灾、动荡等灾难性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在这个时候,汴梁城的上空出现慧星,无疑会让城中的人感到恐惧。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次日早上一轮血红色的红日突然从东方喷薄而出。

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