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是江鸿飞让江修干的。
会这么说的人,也不是无的放矢。
仔细想想,确实有这种可能。
一来,由江修给江鸿飞这个台阶,江鸿飞也好就坡下驴,不用因言获罪。
毕竟,赵匡胤都给他后世的子孙留下过话,誓不杀大臣及言事者,违者不详。
江鸿飞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二来,只怕江鸿飞是在为江修铺路,给江修塑造贤名,为他以后成为太子,或者是在江鸿飞出现意外后接替江鸿飞执掌大元帝国造势。
还是那个话,江鸿飞这么聪明的人,哪能不清楚,什么开疆拓土,什么文治武功啊,都不如帝国的存续重要。
如果江鸿飞不选出来一个好的继承人,大元帝国没准就会像大秦帝国那样,二世而亡。
到那时,江鸿飞的骨头渣子没准都得让人给刨出来。
但即便如此,也不影响江修因此获得世人的称赞,尤其是那些文人的称赞。
当然,如果这只是一场政治作秀,江修肯定不会有这么好的名声。
江修之所以能落得这么好的名声,是因为他在给江鸿飞的奏折上委婉地说:因言获罪是偶以笔墨不捡,致与叛逆同科,既开告奸之端,复失法之当。
江修在给江鸿飞的奏折中说得已经很明白了,就是这事父皇您错了,不能再干了。
以子劝父,以臣劝君,刚正不阿,有理有据,确实当得起那些文人盛赞。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江鸿飞的态度。
要是江鸿飞不喜欢江修如此,没有让江修当太子的意思,江修做这些,其实也就是让人佩服一下,不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
问题是,江鸿飞在收到江修的奏折了之后,回了三个字:“朕甚慰。”
也就是说,江鸿飞并没有因此事怪罪江修,相反,江鸿飞还很欣赏江修的做法。
这无疑加大了江修当太子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江修干得还不止这点。
江修还废除了大元帝国的很多铺张浪费的行为。
比如,江鸿飞的不少儿子都喜欢去承德打猎、游玩。
这很费钱。
你想啊,江鸿飞那么多儿子,他们折腾一趟,得花多少钱?
江修觉得这钱不能再花了,省点是点,所以直接将此事给废除了,明说,弟弟们,你们要去打猎、去游玩,也行,但这钱得你们自己出,而且就是你们自己出钱,也不许劳民伤财去承德了,在京师周边打打猎、撒撒欢玩会就完了。
另外,江修还主张,宫中所用瓷器,除去祭祀用瓷,还让御窑厂烧制以外,凡生活用瓷,全部沿用辽、宋等国的。
这每年又是省下了一大笔开销。
前几年,大元帝国新建,“百废待兴”,什么都得置办,江鸿飞的妃嫔、儿女又多,江鸿飞出手也大方,因此,有记录的御制瓷器就超过了八十万件。
这还是能送进皇宫的合格品。
这个世界没有标准化,做的好坏全凭手的感觉。
八十万合格品,那得有多少不合格的?
可以说,这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江修还让户部把那些不合格的拿去民间售卖,用以补贴国库。
值得一提的是,江修一点也不像江鸿飞的亲儿子。
江鸿飞从到这个世界时起,就开始折腾,一直没有消停过,折腾没了好几个王朝。
与此同时,大元帝国其实早就疲惫了,臣民也都累了。
这么说吧,也就是,大元帝国只差一点点就能大一统了,要不然,大元帝国的臣民肯定不想江鸿飞再打下去了。
而江修,不折腾,不惹事,不刷存在感,他的主指就是,开源节流,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一个皇帝的性格,往往决定一个帝国的命运。
江鸿飞有大志向,致力搞大一统,想要让中国变成大帝国、大王朝,疆域无限,那江鸿飞率领的大元帝国,肯定得打仗。
已经乱了这么多年,就要休养生息,老百姓得过日子,不能一直玩战时那一套,整个国家那根弦一直绷着,而且越绷越紧,到最后能不断吗?
说得直白一点,现在不少人都期待,江鸿飞大一统了之后,可以强行推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但是移风移俗这件事啊是需要时间的,他是需要潜移默化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套东西确实管用,它也好用,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大的王朝不就是一个大工程接着一个大工程嘛。
江鸿飞当这个最高领导人,确实能干很多大事。
然而,作为大臣,作为民众,他们其实更希望,江鸿飞大一统了之后,就停下来,休养生息,别那么着急,别想着一代人就干完几代人的事,让他们喘口气,有口饭吃,别逼得那么紧,就像秦始皇那样。
而如果江鸿飞选择江修作为皇太子,以江修仁德、不作的性格,应该就能做到这样。
所以,很多人都对江修有所期待。
让这些人欣慰的是,江鸿飞也不知道是不是了解到了臣子和民众的心声,也在大力培养江修。
毫不夸张的说,江鸿飞的选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