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德州之战打响(1 / 2)

七月二日,罗虎派卢常捷带领兵营加强德州城防。

卢常捷到达德州后,开始按照罗虎的布置进行守城准备。为了加强德州城防火力,罗虎把济南的十门佛朗基炮调到了德州,同时让卢常捷带去“万人敌”二百颗,这东西扔到人堆里威力极大。

守城部队划分了区域。德州城高约12米,墙厚约9米。护城河宽15米,深6米。从空中俯瞰,这座城市像一只靴子,它共开有五个城门,其中东门为长乐门,南门为朝阳门,西门为聚秀门,北门为拱极门,西北为广川门,又称小西门。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北门、西门靠近运河,是清军攻击的重点。卢常捷守西门,徐忠守北门,其他各门由朱帅钦安排民团驻守。徐忠部和卢常捷部又各抽调二百人作为机动部队,哪边压力大就支援哪边。

在守城器械上,德州军民准备了雷石、金汁、滚木和沙袋等防御用品,全城严阵以待,时刻准备应对满清的进攻。

同时,巴哈纳和石廷柱正走在从沧州赶往德州的路上。半个月前,方大猷也是从这条路前往德州去招抚的,不过方大猷很不走运,他遇到了罗虎这个强敌。

自从罗虎在辽西击杀耿仲明后,他的名字就在清军中传开了,不过满八旗的将官们仍对他有一种傲慢和轻视。他们认为罗虎取得的战果并不能说明什么,耿仲明是汉人,他们认为汉人战斗力弱,而伊勒慎和萨必图是因为手上没有精兵。

现在轮到巴哈纳出场了,这位固山额真并不觉得罗虎有多强,但是良好的军事素养让他有如狼一般警觉,在到达德州之前,他先把景县和故城收入囊中,从而扫清了两翼潜在的危险。

七月五日,巴哈纳率清军到达德州城下,望着这座城池坚固的城市,他最想感谢的就是摄政王多尔衮。

清军入关后,招降的城市是不准屠杀的,但负隅顽抗的就要另说。多尔衮命令巴哈纳武力解决一切抵抗之敌,就是间接地告诉他,如果德州明军冥顽不灵,破城之后巴哈纳就可以对德州进行抢掠。

这是一次大发横财的机会,巴哈纳能不对多尔衮感恩戴德吗。

巴哈纳和石廷柱分配了攻城任务,巴哈纳主攻西门,石廷柱主攻北门,这在表面上似乎是公平的,但火炮这种攻城利器全部集中在西门,也就是说石廷柱那个方向不过是佯攻而已。

作为巴哈纳副手的石廷柱没有多少话语权,汉八旗的固山额真是没法和满八旗的固山额真相比的。不过石廷柱绝不会错过这次发财的机会,他会暗地里和巴哈纳展开竞争,就算没有火炮,也要先攻进城去,只有先到的人才能拿大头,晚一步就只有残羹冷炙了。

七月六日一早,德州之战开始。

一开始清军就是一轮炮击,巴哈纳这次带来了十门火炮,虽然不是最厉害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但也有千斤之中,打在城墙上,能留下一片绽开的炮花,砖墙的表面会掉落碎片。那些打在垛口上的,一下就能削出一个窟窿。卢常捷知道清军的大炮厉害,他让士兵都躲在女墙和沙袋墙后面,但即使如此,炮弹飞来仍能造成不小的杀伤。

炮击结束,卢常捷从一排沙袋堆下面探出头来,只见身前几米远的地方,一个士兵被倒塌的砖石给活埋了,上身和大腿都在里面,只留下两根小腿。身前的这块女墙也被轰塌,顺着这块缺口能直接看到清军的盾车开始缓缓地朝护城河前进。

车后面是清兵临时抓来的壮丁,这些人每人都扛着沙袋,准备一点点填满护城河,为后续军队攻城铺平道路。

盾车坚固厚实,弓箭和火铳打在上面起不到任何效果,弗朗基也只能在近距离产生一些杀伤。

卢常捷这时非常珍惜城头上两门红夷二号小炮带来的威力。他暂时没有命令士兵进行任何还击,而是在慢慢等待对方靠近。

就在盾车靠近护城河岸时,城头的红夷小炮和弗朗基炮开始呼啸着射出了炮子。

“轰轰轰”炮弹出膛的声音过后是木板被击穿的声音,清军这边木屑飞溅,把那些扛着沙袋的壮丁吓个半死。

“沙袋未入河者后退,格杀勿论。”督战的一个清军将官砍死了一个扔掉沙袋向后跑的壮丁,然后大声喊出了这番话。

这些被死亡吓破胆的无辜百姓只能冒着炮火前行,把沙袋丢在河中后,立即转身死命跑回。

这时城外清军的大炮在冷却之后又开火了,城墙上又是一阵飞砖走石。

“注意避炮。”卢常捷一边高呼一边跑到堆砌起来的沙袋后面,这些沙袋是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的。

这一轮打击后,巴哈纳朝着城墙的方向笑了笑,城头明军已经被清军的火力给彻底压制了,等到了下午护城河被填满,也许派一支精兵过去夺城,这场战斗就可以结束了。

想到这里,巴哈纳要求壮丁加快速度,让他们不断往返河岸,把一个个沙袋填进护城河。

卢常捷没再要求炮手攻击盾车,他要把火力留在关键时刻杀伤登场部队。一排弓箭手在朝城下的壮丁射箭,虽然壮丁也是被清军逼迫而来的,但卢常捷现在不能有妇人之仁。

城墙上的弓箭手不会在壮丁举着沙袋冲过来时射箭,他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