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朱慈焕登基(2 / 3)

来后的这三天,朱媺娖知道罗虎俘虏一个满清的重要将领后,几次三番的来找他,希望他用这名满清将领换取他哥哥朱慈烺。

罗虎内心只是发笑,用一个军事将领换一个皇帝,这买卖怎么看都是清方赔了。

蜻蜓的那帮王爷们没那么傻,不过要想真的换回朱慈烺。倒是可以效仿土木堡之败的明英宗朱祁镇,和景泰皇帝朱祁钰。

只有朱慈烺在清军那边变得没有那么重要的价值,这笔交易才可能实现。

如何做呢,当然是立即把朱慈焕推到皇位上,只有朱慈烺不再是皇帝,他的地位和作用才没有那么重要。

罗虎要把朱慈焕推上皇位的消息惊动了黄蜚。

他虽然也想尽快让朱慈焕即位,奈何现在身边一个文臣都没有,就这么即位了,影响力怕不够。

罗虎暗笑黄蜚的迂腐,影响力不够怎么了,朱慈焕现在难道没有资格即位?

等他坐上宝座,自然就会有文臣来依附,到时候影响力会扩大的。

三月初一是个好日子,太阳刚升上地平线,朱慈烺就穿戴一新,在仪仗队开道与侍卫亲兵的保护下来到郊外,祭告天地。

临行前,朱媺娖嘱咐弟弟

“你坐在宝座上,要一动不动,不管什么人向你磕头,你都不要说话,看见可笑的事情也不要笑,你要时时记住,现在你是大明的大皇帝。”

乐曲响起来了,演奏的都是明朝的皇家音乐,朱慈烺走上祭坛,在赞礼官的引导下,忽而下跪,忽而叩头,忽而起身,忽而上香,忽而又跪,又叩头,又起身……一连跪了四次,叩了四次头。然后还有什么献玉帛、献爵、亚献礼、撤馔、送神、读祝文等仪式,朱慈烺就像一个小木偶,被人用线牵着,做着各种动作,脑子嗡嗡响,对于一个10岁的少年来说有点劳累。

音乐终于停了下来,朱慈烺以为结束了,正想回宫,却又被人拉到更衣室里,换上黄袍,面南独坐,罗虎,黄蜚等人列于两厢,一批一批走上前来行三跪九叩首礼。

礼成,朱慈焕即位,改年号永平,次年,也就是西元一六六七年为永平元年。

朱慈焕称帝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已经被押送到北京的朱慈烺,倒是因此逃过了一劫。

他现在不再是大明的皇帝了,他只是个阶下囚,多尔衮本来想杀了朱慈烺,让明朝的遗老遗少,断了反清复明的心思。

但是在台湾冉冉升起的平辽军的势力,以及朱慈焕的即位打乱了他的部署。

天下还未完全平定,多尔衮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

要说的是在稳定国家形势方面,多尔衮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措施。

他招揽明臣,使整个国家机器迅速正常运转了起来,但多尔衮知道,要想长治久安,天下太平,还必须”泽及穷民”,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进入北京后,多尔衮认为统一中原只是时间问题,大清即将由一个地方政权成为全国性政权,汉族百姓也是我大清的臣民,处理他们的事情,就是在“料理家事”。

因此,多尔衮先后向礼部、户部发出指令:查找京城内的特困家庭包括沿街乞讨人员,政府发放救济;穷困潦倒、谋生无计之人可以直接向户部提出申请,要求补助。

但是这时京城内穷苦无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大顺军坐享京城一个月,把这里的粮草几乎都吃光了,剩余的一点粮食都是官府粮仓里的“积年陈腐之米”,糠土参半,吃下去就腹痛难受。一时米价飞涨,“公私积储荡然无存,粮草俱乏,人马饥绥”。

在这紧要关头,多尔衮的八旗军没有像大顺军那样,威逼官绅,四处抢粮,而是将辽东积存的百余万石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到北京,并向友好邻邦朝鲜借米万石。

应该说多尔衮这鞋措施不错,但一道“剃发令”毁掉所有,全国很多地方有都骚动起来。

这道法令在汉族官民心中引起强烈的反感。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是孔圣人的教诲,也是古代中国人的普遍观念。汉族人上千年的风俗都是束发,他们平时不剪发,而是精心梳理成发髻,戴上冠帽。

清廷的剃发衣服改变了这一习俗,闹得人心惶惶政权不稳。而建议清王朝强行推行剃发易服的孙之獬也没有好下场。

不久后,孙之獬被清廷赶回到了老家。清王朝虽然是真的将孙之獬革职后撵滚蛋了,但是他本人却十分要面子,自然不会对人说自己是被清王朝废弃不用了,而是大张旗鼓的,给人以他衣锦还乡的感觉。

家乡的人表面上对他还算客气,心里却早就恨死了这个数典忘祖的汉奸。岂不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孙之獬首倡的剃发易服,却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传统观念完全背道而驰。

为了不被剃发,多少人起来,用自己的献血和生命进行义无反顾的反抗啊!又有多少人看着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起来反抗满清的民族压迫前仆后继、死而后已!还有多少人为这剃发咬牙切齿,怀怒未发、敢怒不敢言。

而这所有的一切,好像都与这个衣锦还乡的汉奸孙之獬有关。从某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