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来了?先跪着吧(1 / 2)

老十四话说得露骨,四个王爷面面相觑,想反驳,又觉得确实是这么个意思。当下陷入沉默,都不言语,既没应承,也没反对,算是默认了。

见四位王爷不说话了,老十四转头对老十三笑道:“十三哥以为如何?”

老十三怔了一下,摇摇头道:“几位王爷若是这样的意见,我们要请示皇阿玛。”

老十四双手一摊,对四位王爷道:“那就只能到先议到这儿了。几位王爷请回吧,等得了皇阿玛的旨意,咱们再议。”

送走其他人,老十三向老十四问道;“那这回咱们联名向皇阿玛奏报?”

老十四笑道:“可以啊,十三哥你来拟折子,我跟着具名。”

当夜,三个亲兵,一人带着两人联名写给康熙的密折,另外两人各带着老十三和老十四分别写给康熙的密折,骑快马先后疾驰出密云大营,直奔京城而去。

康熙拿到这两个儿子的三封信,哭笑不得。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老十三跟着老十四,这黑化的速度有点太快了。

他没理会联名的折子,在老十三和老十四分别署名的折子上,用朱笔认真的写上一模一样的话:“朕知道了。”

想了想,还是又加上一句:“东北之事,无需再议。朝会在即,务必与四位旗主按时返京。”

然后把折子封在匣子里,让图里琛派侍卫送还两人。

康熙穿越之前,一直纳闷,为啥清朝皇帝奏折废话那么多,屁大点事都要上奏,皇帝也有耐心,废话也批。穿越过来后,他终于明白了,这都是清朝皇帝自找的。

清初沿袭明制,给皇帝上奏章分两种,题本和奏本。题本说公事,奏本说私事。这两种奏章的往来批复都需经过内阁,内阁接到奏章后,拟出初步处理意见,供皇帝参考,也就是票拟。然后皇帝再做朱批决定。

按照这种流程,所有的奏章往来都是公开的。那大臣上奏的时候就得考虑到,我奏章里面的所有内容,都是要被公开审定处理的,所以有忌惮在里面。

到了清朝,从老康熙开始,在传统的题本和奏本之外,创立了第三种奏事制度,就是“密折制度”。密折不走传统流程,直接送到皇帝手中,主打一个扁平化,单线联系。皇帝看完密折,直接在上面批复,批复完再送回给奏事者本人。

老康熙希望通过密折制度,让官员敢于向皇帝报告各种事情。“天下大矣,朕一人闻见,岂能周知,若不密奏,何由洞悉。”官员以后写密折也不用担心得罪人了。

老康熙还严格要求亲信,尤其派到地方的官员,必须按时写密折,必须亲自写,实在没事儿,写个请安折也行。同一件事,几个人分别上奏,他就能从中看出端倪。或者出了事儿,有的在折子里说了,有的在折子里没说,也能说明问题。主打一个天黑请闭眼,只有我皇帝一人是法官。

为了保证这个制度持续进行下去,必须每封折子都按时看,按时批复。不然上面一懈怠,下面肯定跟着懈怠,制度就名存实亡了。

到雍正更厉害,不光是折子要保密,设立了军机处,连军机大臣也要保密,每次面圣只见一个军机大臣,你不知道你的同事对皇上说了什么,你的同事也不知道你对皇上说了什么,而你们两个,都不知道皇上知道什么,非常刺激。

保证只有皇帝一人能同时掌握所有信息,别人都只能活在与皇帝巨大信息差的阴影之下。

为啥说清朝是封建君主专制的顶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密折制度。当然,前提是皇上得勤政。

……

十一月一日凌晨,养心殿西暖阁内,康熙被李德全叫了起来。远远听雄鸡一声长啼,暖阁外的金自鸣钟沙沙一阵响,无比响亮地连撞四声。今天是要举办大朝会的日子。

等到梳洗完毕,打开殿门,太子已经率领老大、老三、老四、老八、老十、老十三、老十四在外面等候,每个人都为今天做足了准备,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康熙让他们都进来,和自己一起用了早膳。

老十三和老十四向康熙禀告,四位旗主王爷昨天晚上已经和他们一起抵达内城,今早一起过来,现在宫外候见。

康熙点点头,道:“方才外头已经报进来,让他们先在午门外跪候,一会儿一起参加朝会,朝会完了朕再单独接见。”说完又看着二人,强调道:“听好了,是跪候!”二人领命而去。

用完早膳,东方曦光已经透明。

清亮的晨色中,乾清门前一片庄重肃穆。几十名侍卫服色鲜亮,钉子似地站在巍峨的乾清门前纹丝不动。

此时午门外阔大广袤的阅兵场上,已经到处都是赶来等候朝会的各部官员。

午门“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的石碑南边也黑鸦鸦一大片落着轿子,摆得煞是齐整。

阅兵场上官员们或外地进京述职的,或同年科名不同衙办理的,有拉线认同乡、同年的,或找别的部衙门司官拉到背人处说事荐人的,三三两两五七个人凑在一处。有的大说大笑,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望阙沉吟,有的顾盼寻友,簪缨辉煌、翎领交错,到处都是来来往往、四处乱窜的官员,足有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