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1 / 2)

皇帝成长计划 裴微 1205 字 5个月前

当时的历史背景,否则是无法正确对其进行评价定性。

是的,裴钰确实曾经杀死过鲁王,有说是毒杀,有说是使用了某种阴谋诡计。因为正史上的记载难以叫人相信,上面写着鲁王竟然会在其父皇停灵的时候嗑药疯癫,相信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不会信鲁王会真的无脑到这种程度,更何况,鲁王似乎在停灵当日就身死,因此传出了毒杀一说。

当时的野史记载,也叫人难以相信,居然会说鲁王被先皇尸变的行尸抓伤,然后死去。世界上是没有鬼物的,只能说有此记载的人,也许是未曾见过皇室斗争的残酷性,将一些民间传说套入其中,所以得出了如此荒唐的结论。

不过也有说是因为魏国当时的特殊背景,导致许多文人沉溺于幻想之中逃避现实,这种野史记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残暴只是裴钰的某一面,历朝历代,为了权利,杀父杀子都有出现过,那么为何大家会对于裴钰这种行为格外接受不了呢。笔者认为,这和这位特殊君主的历史定位有关。想来大家会认为,一位有着仁君称呼的君主,为何还会这样对待宗亲和大臣呢,似乎不符合其评语。

裴钰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将目光投向百姓,并且说出‘社稷主负有天下重’这种话语的君王。

这是极其罕见的情况,也因此后世赞美其为千古仁君,笔者认为这个评价并不过分。因为魏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非常窒息和压抑的时代,在这个朝代里,出身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任你才华盖世,武功过人,都没有出身高门来得重要。

从史料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文人中有不少非常的消极厌世,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经过深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这跟这些人的生平经历有莫大关系,因为出身不显,而导致终生无法踏入朝堂,政治抱负无法实现。

还要接受社会各阶层的嗤笑,嘲笑平民想要做官是痴心妄想,一生都无法实现所求。这样绝望的背景下,一些心灰意冷的文人,因此写下了无数悲愤诗、怨怼语,里面夹杂的是一个个人不得不蹉跎时光的悲号。

世家大族把控了上升渠道,权利成了上层人的内部游戏,杜绝一切想要来分割利益的外人出现。士族将此视为理所应当,没人在意庶民的呼喊和血泪。

阶级流动完全固化,森严的阶层,完全看不到一点上升的希望,这种恐怖的选官用官制度稳定了无数年。

造成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1’、‘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2’的情况,这在当下是完全无法想象出来的局面。

那时候的士族跟庶民就好像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一样,虽然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谁也不会认为对方是和自己有共同语言,是相同的,能被视为‘人’的存在。

人的尊严被极大的异化,为了求官,甚至还流传出了很多,听完叫人感到可笑又荒唐的事迹。今天看来,也许会有人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不做官也没什么,为何还要这样委曲求全。

但在封建时代,如果不是想要造反,自立门户。那么所有人都要遵照统治者定下的游戏规则,在这个范围内小心的进行游戏。

魏国的制度那时候就是这么扭曲,出身胜过一切后天的才智,哪怕是脑子有问题的高门子弟,照样可以做大官,这都是当时非常正常的,世人也不觉得有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裴钰却能关注到平民的哭诉,设立军功爵制度,来开辟新的上升渠道,极大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压力。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对外侵略的外部矛盾,这个制度显然为他后续的一系列举动都奠定了基础。

世家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官职权位,这些平白无故不可能拿出给平民来,而平民需要得到的一切从哪来,裴钰巧妙的将这种对富贵的渴望转化为了对外的源动力。

而且这位君主,竟然能在上下不通,从小长于宫禁,未曾见过庶民的情况下,以10岁稚龄说出‘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惊人之语,这样的慈悲之心,只能用天授来解释,否则无法说明,为何他会在意百姓的生死,甚至愿意以自己来承担胡人的谩骂。

因为不把平民当人看,才是那时候的政治正确。所以裴钰这样的表现,才会如此出淤泥而不染,鹤立鸡群。这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一句宣告,让后人看到,对同胞的怜悯,对同族的大爱,是可以突破时代的局限性。

在今天稀松平常的一句话,也许并没有什么,但在过去,却是当时,领先于时代的前进者在踽踽独行时,点亮的那盏人性的灯火,是呵护万民的明证。

自古以来,君主多的是叫百姓承担他们举动造成后果的,何曾有过愿意为百姓承担罪责的主君呢。所以,裴钰才会得到这么高度的评价。

在当时留下的一些文人墨客随笔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军功爵的设立,无数人欣喜若狂,互相奔走,传递着这个让人振奋不已的信息。就连百越人都听说了这个政策,那可是今天的广西啊,皇都所在为河南,从河南到广西,即使是今天,也不是一段很近的距离,横跨了数个大省。

更何况古代车马艰难,路上还随时能遇见劫匪、野兽等等因素,受这些影响,人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