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1 / 2)

寻心 李书锦 1148 字 5个月前

着他,“你这朋友这么牛,你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我不知道他会拉小提琴。”应小澄捧着海报说:“以前在村子里,他什么也没有告诉我,他的名字,我也是在他快走的时候才知道。”

许青山试图努力,但很快放弃理解他话里的意思,“算了,你开心就好。”

“我特别开心。”应小澄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对着万里无云的晴空举起手中的海报。

海报上那小小的人儿在他眼中越来越大,慢慢变成小时候的路心。

“我很想你,心心。”

第12章

全国U18田径赛后,应小澄加入了西山田径队。在一支专业的队伍里,身边所有人都是专业的。有的人从小就练田径,大小赛事经验丰富,比如许青山就是这样。

和队里超半数都是西山本地人相比,应小澄的成长环境和经历算得上很特别。他来自遥远的西北,祁连山下,一个偏远又落后的小村庄。

截止到西山,应小澄17年的人生里,一共遇到两个改变他人生的人。一个是柏浔,另一个是他初中的体育老师戴向亮。

应小澄从小就跑得比别人快,但没有人认可这种天赋。直到他上初一,遇到戴向亮,才第一次有人真正认可他在田径上的天赋。

“这个世界有多大,你可以跑出去看看。”

应小澄开始拼了命地跑,跑出县城,跑出祁连山,跑出西北,跑进全国U18。

那天在起跑线上,每个人都比他更优秀,毫不起眼的应小澄为自己创造一个奇迹。

赛后采访,有记者问他得冠感想,他想了想后对镜头露出笑,“这是全国人民都能看到的吗?”

“是的,面向全国观众。”

记者还以为他准备说什么,但这笑容讨喜的少年对着镜头笑,好像透过镜头看什么人,冒傻气地说:“我第一次跑这么快,因为很想去西山,教练说我跑第一就可以去了,他应该不是骗我的吧。”

这条采访最后上了电视,也在网络世界传播,同行对应小澄留下不多的印象。比起看到的人,没看到是绝大多数。

应小澄没有指望能让柏浔在电视上看到自己,他只是满怀期待地收拾行李,如愿以偿前往西山。目的单纯,不计后果。

他像坚信他和柏浔一定会再见面一样,坚信地址正确,柏浔就在那里等着他。

-

悬铃木1-12号。

时隔两个半月,洋楼的主人终于出远门回来了。

少年有相当高的个头,黑发微长带卷,宽肩窄腰,皮肤白得没有什么血色。

他的脚边立着一只不大的行李箱,上面贴着行李托运签。行李箱上另一口箱子是小提琴盒。

雇来的主要作用是看家和打扫的阿姨,面对这过于年轻的雇主时似乎很紧张。

“小柏,吃过饭了吗?”

少年惜字如金,点头不语。在玄关换了鞋,提起行李箱和琴盒上楼。

阿姨目送他,突然想起什么,期期艾艾地说:“小柏,你不在家的时候有人来找你。”

少年脚步不停,上半身已经进入二楼。

“他说他叫应小澄。”

上楼的脚步突然停了。

阿姨继续说:“来过好几次了,只说来找你,想见你,但没有说有什么事情。”

少年在楼梯上短暂停留几秒,继续上楼。不一会儿,二楼响起开门和关门的声音。

柏浔经常不在家。

知道这个地址的人不少,但不会有什么人来这里找他,更不会来好几次。

跟着他辗转多地的行李箱被打开,一沓厚厚的病例报告被扔到桌上,病例里有一个德语词汇中文读作“正中神经”。

那是人类手部的三根神经之一,因在桡神经和尺神经的中间,才被称为正中神经。

大概半年前,他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出现麻木症状,不仅感觉缺失,严重时手指会不能弯曲。

国内的大医院几乎跑遍了,三个月前开始接触国外医院。医生们说辞大同小异,因是陈年旧伤复发,想要痊愈如初不容乐观。

所有医生都让他有一个心理准备,他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拉琴。可以说他左手旧伤复发,就是他长时间高难度拉琴导致。

这糟糕至极的结果柏浔很平静地接受了,毕竟手术祛除的只是疤痕,不是曾经受过伤的事实。

至于后不后悔,事到如今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这次回家他只待了两天,在一个雨天里他又出门了。

临走前他交给阿姨一个信封,让她转交给那个叫应小澄的人。

门外等着来接他的汽车,黑伞开了又收。

汽车平稳行驶在成行的悬铃木下,车子行进方向的左侧道路,一个穿明黄色T恤的少年正撑伞走来,豆大雨点啪嗒啪嗒打在透明伞面上。

少年无忧无虑地转着手里的伞,看伞面上的雨滴飞出去。

汽车越走越远,很快消失不见。

应小澄玩着雨伞走到1-12号,他又来了。

只要有空能出来,他一定会打申请。除了第一次有许青山陪他,其他时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