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2 / 3)

朱元璋冷哼一声:“这兔子肯定没憋什么好屁!”

对于古代位面的帝王来说,伍爱华要说的还真不是什么“好屁”。

“我们在第一次直播法制史这个专题的时候,我就和大家说了,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在古代,这个统治阶级狭义上就是至高无上的君王,广义上则是包括了官员、豪商、乡绅、族老等。”

伍爱华这个话题一说,原本觉得这条没什么、孝顺是应该的很多古人都没忍住打起了精神。

“我刚刚说了,符合留存养亲的群体问题。”伍爱华解释了一下:“大家觉得,古代要什么条件的人家,老人才有可能活到七十岁甚至八十岁以上?又是什么样的人家,卧病在床还能一直有

医药、有人照顾?()”

??乓N??衟?檀??????鑞虎?敧?

??譴???厐?“???呑偛?????絙??()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正常人都知道,至少家里要吃饱穿暖并且能够负担地起日常的医疗费用,才又可能养的出符合条件的直系尊亲属。

这一点,底层出身的朱元璋再清楚不过了。

朱元璋在他那死亡工作量下还能活七十多岁,可见身体的底子是很好的,而他本人小时候和少年时期并不能摄入足够的营养,如果有条件打好基础,活到八十多岁也不是不可能。

朱元璋这样的身体底子,完全是基因变异的可能性很小,他的父母应该有相应的健康基因和长寿基因。

但是朱元璋的父母活了多久?

底层的佃农、小手工业主、小商人,甚至包括家里人没有办法全脱产的小地主,都是抗风险能力极低的群体,任何一次天灾人祸,都会造成这些人员家庭成员的减员,这些家庭除非运气,否则是养不出年过七十的老人的。

伍爱华这时候也在说着:“现代,因为我国粮食能够养活我们国家的人口,各种生产剩余能够不花费太多代价得到,国家社会对于灾害都有保障和捐助,医疗技术也相较于百年前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所以能不能活到七十岁,往往和个人身体健康因素关系较大,和家庭环境水平的关系没那么大。”

“但是在古代,家境能够极大概率地影响老人的存活年龄,不说别的,就说一家人如果在灾年逃荒,有吃食不紧着武力值最高的青壮年男女吃,而是先给老人孩子,那么没多久,因为战斗力下降,这一家人的粮食都保不住,结局只会是抱在一起死。”

“这是生存的选择,是一起死还是尽量保存有生力量,和孝顺不孝顺完全没有必然联系。”伍爱华说这话的时候很平淡。

古代位面,已经有许许多多的人哭出了声。

洪灾、旱灾、蝗灾,只要有灾害,多少人饿死?以至于人相食。

“爹!娘!”

“娃儿啊!娘对不住你!”

想起死在灾害中的亲人,嚎啕者有之,哽咽者有之。

“所以大家现在来看,觉得这条律法主要是为谁设计的呢?”伍爱华明知故问:“为什么会在设计的时候规定‘余罪收赎’,却不担心对方赎不起罪呢?”

乖巧的观众们在弹幕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都是统治者给自己设计的】

【毕竟他们家中是真的有很多七十岁以上的长辈啊!】

【呸!我还说他们提倡孝顺是不是坏了脑子,原来是这样】

水军工作室的人听了这话,忍不住对老板说道:“别说,我觉得这博主说的还挺有道理的。”

老板忍不住说道:“你知道为什么人不能想太多吗?”

“为什么?”员工不明白。

“你想想,如果古代人听懂了这话,会不会很痛苦?自己的父母都没机会活过七十

() ,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却打着孝顺的旗号给自己想办法找脱罪的空间。”老板问道。

员工点头:“确实啊!”

老板看着这屏幕不由想到:这家伙这是在挑起阶级对立啊!真的和她爸妈说的那样是个愤青,怎么什么都能扯到无产阶级上面去啊?

按照她的说法,我这种资产阶级岂不是也应该吊路灯?

老板已经在思考,自己这时候应不应该组织大家发弹幕让伍爱华回归主题?

就在老板打算动手的时候,伍爱华自己绕回来了:“当然,统治阶级的特权绝不仅仅体现在存留养亲这方面,这其实只是一种统治阶级意志辐射情况下产生的制度,在制定的时候,我相信他们是没有故意想过这是有利于自己的,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们早就给自己设定了优待的条款,不需要这么费力婉转,”伍爱华说道:“如果说回我们今天的重点《北魏律》,他们可是明明白白规定了官当制度: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每等抵三年徒刑,官品第五品起一阶抵两年。”

“咱就是说,有爵位和五品官往上,哪个不是皇帝或者朝中大臣的熟人啊?都熟人了,还不给点好处吗?不怕家里亲戚跑来哭闹啊!”伍爱华笑了笑:“我觉得皇帝和修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