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一博要出发了。
只带了狗子和香菱,亦如来的时候。
李守中夫妇作为长辈,自是不必相送。
但也在家中叮嘱了许多。
尤其是李孟氏,出门的时候还依依不舍。
抹了半天的泪。
这让早早失去母亲的冯一博,心里颇不是滋味。
表示自己一定以安全为重,绝对不会鲁莽行事。
这才劝住李孟氏。
码头这边送行的,有两位同年。
也是翰林院的同僚。
“一博,此去珍重!”
刘正当先拱手,一脸凝重道:
“此去江南,虽应以扫清倭寇为要,但更要以自身安危为重!”
“一博,此去珍重!”
杨明新也上前拱手,难得没有幽默一句,而是道:
“祝你早日扫清倭寇,我们在都中等你回来喝酒!”
两人都有些动情,各自眼圈微红。
“多谢两位兄长相送!”
冯一博一开口,见两人眼泪都开始打转。
生怕下一秒就落下泪来。
他可不想扇情,当即拱手笑道:
“扫清倭寇怎么也要好几年,倒是两位兄长可要努力,争取尽快登阁拜相。”
“到时候不管我扫没扫清,先升他几级,过过官儿瘾也是好的!”
好好的气氛顿时被打破,两人都哭笑不得的看着他。
杨明新先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
“一博你这话说的,不像是为了建功立业,倒像是为了升官发财。”
“这可和你诗中所写,全然相反啊!”
刘正也被逗笑,摇头晃脑的道:
“‘封侯非我意’和‘万里觅封侯’,倒也并无高下之分,一样是拳拳报国之情!”
大魏的官场虽已腐朽不堪,但这样的新生代还浸染不深。
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纯洁的如一张白纸。
一眼就能辨出眼中清澈。
这两位虽年纪不小,但却一直在学习中度日。
每天被圣贤书熏陶着,难免还有几分书生意气。
未尝没有匡扶社稷之心。
在翰林院这样清贵的地方,他们的差事又是文职。
接触的污浊极少。
所以,对于冯一博敢于任事,还有那诗中抒发的情怀。
两人都是打心里钦佩的。
再加上,他们是同年,交情本就不错。
前几日三人还彻夜畅饮,为冯一博饯行。
今日也早早过来送别,可谓情深义重。
哦,对了。
还有薛蟠这个大舅子也来了。
“一博啊,你这次回江南打倭寇,一定要小心啊!”
眼见冯一博和两人道完了珍重,薛蟠才凑上前去。
“虽然我知道一博你很厉害,但也要以自身为重,不要轻易涉险。”
他见识过冯家庄庄丁的战斗力。
虽然战斗他没看见,但砍头的时候他可都看见了。
所以也算了解一点冯一博的手段。
“我母亲和妹妹也很是担心,才特地让我来叮嘱你一声。”
薛母知道冯一博要钦差巡江南倭寇及练兵事。
第一时间就打发人到冯府问了。
所以走之前,冯一博肯定也要知会一声。
“多谢文龙兄相送!”
冯一博闻言连忙抱拳,道:
“还请转告伯母和薛家妹妹,我一定会多加小心的!”
薛蟠又从怀里拿出两封信,递给冯一博。
笑着道:“这是你两房媳妇的信,留着路上解个闷儿吧。”
听他说的粗俗,冯一博也不以为意。
他接过信收在怀里,犹豫了一下。
“其实我也正有事想要托付文龙兄。”
薛蟠闻言似乎毫不意外,又毫不见外的接口。
“若是照顾好母亲、妹妹,你就不用说了。”
这话说的冯一博倒是一愣。
“我虽是个混人,也知家人重要。”
薛蟠说到这似想起什么,又补充道:
“对了,还有你那一房媳妇。”
他说的自然是黛玉。
“她向来与我妹子最是要好,我自会当亲妹子一样顾着,你放心就是。”
这一番话,让冯一博忽然觉得这个家伙还挺靠谱。
可刚要出言感谢,却听薛蟠又道:
“但你若是想劝我学好,就更不用说了,我心里其实都懂的。”
这就是薛蟠的刻板印象。
他遇到的读书人,都喜欢劝人学好。
不管是贾政,还是他舅舅。
就连家塾的先生也是一样。
虽只装模作样说了两次就不管了。
但薛蟠也真是被人劝烦了,也劝怕了。
现在冯一博是他妹婿,又是个读书人。
他感觉冯一博一开口,就像是要劝他学好。
所以就干脆把对方的话堵在嘴里。
可薛蟠不知道,冯一博本来只想托付他好好照顾宝钗。
顺便也能关注一下黛玉。
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