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4(1 / 2)

彻,咦,刘彻如此大方的吗?

可是随后一想又觉得,刘彻是那种不大方的人吗?

那必须的不是。

汲黯啊汲黯,你得想想我们大家的利益,说几句掏心窝的话啊!

无数灼灼人的目光落在汲黯的身上,汲黯认真的思考了半响道:“陛下用人不拘小节,想必暂时并未发现合适的,故未定下。宁缺勿滥,陛下以为如何?”

可是,他们是不是忘记了汲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能得刘彻肯定刚正不阿的人,必然也是有着一份公心,以令天下敬重。想让他进言提拔的人,前提必须得是有能之人,否则不好意思,管你们是谁,他是断然不可能因为所谓的情谊为朝堂胡乱举荐出相的人。

一个个听到汲黯的话,嘴角一僵,那方才才生出的欢喜在那一刻烟消云散。

真的是差点忘记了,汲黯这样的人又臭又硬,从来都不是那种讲情面,道那份的人。

指望他看在各家的情谊上向刘彻举荐他们成为另一个丞相人选,不如盼太阳从西边出来!

真真是越想越觉得可气,越发觉得刘彻可憎,挑人怎么尽挑他们讨厌的人!

“汲中书令所言甚是,反正从来丞相只一人而已,一分为七,宁缺勿滥又不是做不好事,何必纠结一定要立刻全补上。有合适的再补未尝不可。”刘挽很是喜欢汲黯那一句宁缺勿滥,须知一分为七的相权,有利的是刘彻,是大汉朝廷。在这样的情况不就是少了三个而已,足够他们将事情办好。故,不急着补。

然而一群人听到刘挽说话,很是想问上一问,刘挽有没有一点点自觉的。

如今选中的四个宰相,她刘挽,她舅卫青,她表哥霍去病。

这全都是刘挽的人,也是刘彻的人。

这样的情况正常的吗?

有什么不正常的,一个汲黯不足矣阻止所有的不合理政策?

汲黯这样的人一亮出来,确实让人说不出汲黯不能阻止的话!汲黯的能力大家还是相对清楚的。

瞬间没了声音的人们,再一次体会到刘彻的心机。

不错,刘挽为尚书令,卫青为左仆射,霍去病为中书令,瞧着都成了刘挽的天下了对吧。可是有一个汲黯呢?

一个正直敢言,连刘彻都敬之三分,不敢在他面前乱来的汲黯,有他们看着刘挽,刘挽敢乱来吗?

再说了,刘挽一向针对的都是些什么人?心里没有数?

她对汲黯可是一向恭敬有礼,没有半点逾越之举的。

虽然作为一个日常搞事的人,刘挽在汲黯那儿的印象还是相当好的。

毕竟汲黯有一颗公心,他很清楚的知道一点,刘挽是真正为大汉,也为大汉百姓所谋的存在。

得,都没有声音了!

一个汲黯把所有觉得刘彻把刘挽推出,卫青和霍去病提至相位上存在的任何所谓不公都平息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个人再认为有所谓的不妥。

这就是刘彻的高明之处,平衡之道。

下朝后的刘挽被刘彻提点跟上,刘挽感慨道:“我朝得汲黯中书令,甚幸。”

刘彻很自觉的补话道:“亦是朕之幸,你们之幸。”

话不必说得太直白,都懂得彼此的意思。

刘挽重重的点头,很是认可刘彻这句话。

“虽然宁缺勿滥,门下侍中还得挑一个人。”刘挽提醒,刚改的官制,直接放空一个部门,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虽不能用为门下侍中,侍中之下难道不设人了?代行侍中之责,无侍中之权,有何不可?”不得不说,在如何任用官员的事情上,刘彻是相当的有发言权,几句话立刻把刘挽提及的问题解决了。

“且让桑弘羊入门下。”不仅如此,刘彻更是直接拍板此事,立刻让人去安排了。

刘挽提醒道:“不知百姓之苦的官,身居高位,未必是百姓之幸,大汉之幸。”

父女皆相知,刘挽提出这一点证明她有问题的,刘彻既问:“何意?”

“入六部或三省,须得有实打实的政绩。治国有方,安一处百姓,这才是真正的功。”不是想对付世族们吗?想来如果到了底层的人们,总会遇上一些人教他们一些道理的。世族势大,他们想以十几年的布局动摇世族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影响世族里的人,能够影响到一个都是幸事。

是以,必须要立下规矩。

不能让一群人坐而论道,不知民之苦,总以家世占尽世间的便宜。

刘彻回头一眼瞥过刘挽,“寄希望于他们干实事?”

“是规定他们干实事。”刘挽觉得刘彻是不会拒绝的。本来天底下的规矩都是人定的,既然如此刘彻怎么就不能定了?

官员考核四个字一丢出去,哪一个敢吱声?哪一个敢抗议?

所以啊,刘挽是走一步早想好十步以外该走的路。

“有何不可。”刘彻何许人也,刘挽一句规定丢出,他的心情瞬间变好。

不错,从前没有人规定的事,从他开始,由他来规定。谁要是敢不服,只管放马过来,有道理的说出道理,如果没道理的反对,谁管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