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8(1 / 2)

追求的功劳, 也是因为有人告诉他, 那是离上苍最近之地。

登于泰山之上, 唯有刘挽, 可惜刘彻和刘挽到底做了什么,无人得知。自那以后, 刘彻越发坚定追求长生不老, 用刘彻的话来说, 既然阴阳家的人能够改刘挽的命, 也一定可以如他所愿的让他得以长生不老。

可惜,刘彻怀揣这样的希望,穷极几十年,网罗天下方士, 不知练出了多少所谓的长生不老的丹药。这些方士个个都说这些丹药可以让刘彻长生不老的话, 实则啥也不是。

为此,因为欺骗刘彻而被砍的人不在少数。

在这点上,没有人敢道刘彻半句的不是。

方士,骗子,难道不该治吗?

杀了这些骗子没什么不好的。

只是,随着刘彻感受到自己的年迈, 每每对上刘挽那除了一头青丝变白, 纵然已然四十有五, 面容不变, 一如当年十八岁时的模样, 心中到底生出多少恶念自不可知。

但刘挽这些年并不常在长安,纵然随着西南东北之地也得以安定,可近十年来刘挽代刘彻巡视天下,整治豪强官绅,近些年的大汉,豪强官绅都遭受到致命的打击。

年幼时便懂得大汉最大的敌人是世族豪强的刘挽,和刘彻一拍即合的选择兴教育,推行科举与察举并行的制度,只为了让大汉可以渐渐的不再受制于世族,将来的大汉可以有足够的人才可用。

数十年下来,算是稍有成果。

而随着西域和西南东北之地的利益均分,刘挽将世族豪强们的注意力对外转移的法子渐渐的也开始失去了效果。从而这些人又将主意打到大汉境内的百姓们身上,无非依然是要占百姓的田地,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可是,他们以为如今的大汉依然是从前的大汉吗?

随着官制的改革,大汉监察体系也是在不断的完善。

强占百姓田地的事,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纵然刘挽很努力的将目标转移,依然没有办法让大汉的百姓得到真正的安宁。

只是边境安宁至关重要,而且想要整治世族豪强,也得有一个能干的人。

最终,刘彻定下了刘挽,命刘挽代他这个天子巡视各地,至于怎么样出手将豪强世族们抢去的田地都收回,刘挽是杀了一批又一批的世族,杀到最后,不用刘挽开口,这些世族豪强已然相当自觉的将所有强占的田地都上交。

而眼看刘挽这就把各州县的土地平分了回来,刘彻欣喜之余,突然瞥见自己那已然皱成一团的双手,瞬间又阴下了脸。

“让泰永长公主不必急着回长安,原地待命,朕另有安排。”刘彻心情不好,也不打算掩饰一二,刚刚夸刘挽一声好的人,好像不复存在。突然的下达这样的命令,在一旁伺候的华刻显得一愣,还是乖乖听话的退下去传达。

原本刘挽一去数年,巡视各州县,专治豪强世族,这样得罪人的事刘挽做得够多,多年来刘挽被行刺的事不在少数,等在长安的卫子夫盼星星盼月亮,只想刘挽早些回来。

然而千盼万盼,终于盼到刘挽将事情都办完,马上便要回京了,结果刘彻下达这样的诏令,卫子夫拧紧了眉头,“陛下没有说是何安排?”

前去打听消息的人摇了摇头,若是有所吩咐就好了,偏刘彻什么话都没有说,只让刘挽在原地待命,所谓的安排也没有论及。

朝堂上的情况是让人不安的,尤其这些日子刘彻总挑刘据的刺。作为太子的刘据,明明早些年是叫刘彻认可的存在,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刘彻似是看不到刘据的半点好。总觉得刘据太过优柔寡断,前两日又将刘据喝斥了一顿,更是直接下令让刘据不许上朝。

卫子夫想,刘挽在外,刘彻或许是将对刘挽的忌惮都算到了刘据的身上,刘挽回来之后,一切应该会变好的,结果怕是她太想当然了。

但在刘据被立为太子后,为了让刘彻得天下名师,刘彻让刘据入藏书楼求学,更许太子刘据在成年后建博望苑,以令刘据网罗天下能人异士。而随着天下定,刘彻更喜欢外出巡游,以效仿秦始皇,以震慑天下,也想看看渐渐越来越好的大汉河山。朝中大事刘彻尽付于太子刘据,交由刘据操办。

刘据在那样的情况下所显露出的仁厚,对底下臣子多以宽厚待之,朝廷所行之律法,皆从轻而发落,为此倒是和刘彻一些行事风格上有了冲突,但刘彻在早些年是认同的,然而近几年刘彻却对刘据越发的冷落,突然不让刘据上朝一事,谁能不在心里嘀咕?

莫说卫子夫因此而不安,听闻刘彻让刘挽留在外头,暂时不能回长安,整个大汉朝上下都不禁心生狐疑,不明刘彻到底意欲何为。

也有的人觉得,这或许可以成为他们的机会。

不出所料,随刘彻下令让刘挽暂不回京,有人上告左仆射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贪污军响。不仅如此,还有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

这就不得不说道说道公孙敬声此人了。

公孙敬声是为卫子夫的长姐卫孺君所出,是卫孺君嫁公孙贺后所生。而作为左仆射的公孙贺,早年随卫青七出匈奴,后来又随卫青平定西南和东北等地,可当年刘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