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罡煞之气汇聚,冲得他头晕目眩。
好在十二盏莲花引魂灯此刻发挥作用,占据十二地支,宛如黑夜烛火,守护着神魂。
李衍不敢怠慢,盘膝坐下入定。
再次存神,果然有所不同。
原本所存神明,虽形象逐渐丰满,且明光闪烁,但四周皆是虚无,恰似暗夜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若非大罗法身,存神早已消散数次。
《罗酆经》所言,这叫太易。
太易者,阴阳未变,恢漠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
故太易,神之始,而未见气也。
而在这洞天窍穴进行科仪,先天罡煞之气侵染,使得这虚无太易之地,有了变化。
这一步,便叫太初。
太初始也,气始萌,谓之太初。
按照西方创世经文所言,那便是起初天地一片虚无,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这一步,天机有变,万物即生。
呼!
罡煞之气流转,暗室生风,十二盏莲花引魂灯忽明忽暗,闪烁不定。
李衍只觉神魂内狂风大作,存神便如阴魂灯一般,摇曳闪烁,随时有可能熄灭。
这便是建楼第一道难关,若存神灭,神魂必严重受创,静养许久才能再次修行。
好在,这个过程并不长。
神魂中,存神周围的空间,受先天罡煞之气影响,再次发生改变,黑暗中,似有物搅动。
随后,点点氤氲灵光出现,越聚越多,在周围化作光雾,光雾聚散,渐有黑白阴阳二气上升下沉。
此曰先天五太,太易丶太初丶太始丶太素丶太极,代表天地从无到有的过程。
至此,建楼的条件才形成。
天下间所有法门,这个阶段基本相似。
但接下来,便会出现分水岭。
有些法脉的功法,观想破观小庙,虽容易成型,也足够存神栖身,但庙小住不了大佛…
有些功法,观想亭台宫阙,奢华豪气,宛如天上神居,但却毫无根基,走不了多远……
而《罗酆经》,则首先要观想罗酆山。
「罗酆者,下元正北有海,莫测无边丶中有一山,上参碧落,下入黄泉,黑郁之气盘结,是谓北都罗酆…」
经文不断在李衍脑中回荡,周围渐生变化。
黑色先天阴煞之气最先引来,流入存神下方,不断凝聚,化作黑色河水。
到达极限时,正中生变,由虚化实,一截黑色山脉缓缓升起,出现在存神脚下。
随后,白色先天罡气引入,在存神周围汇聚,不断变化,聚散离合,最终形成神殿。
神殿古朴,恢宏雄壮,存神居于其中。
不知又过了多久,一切渐渐稳定。
暗室不再生风,引魂灯也不再闪烁。
李衍缓缓睁开双眼,松了口气的同时,难掩心中激动。
北都罗酆山,上有夜光阙,下列九府官。阴阳生死育,殃注停其间。
这阴阳相合的第一重楼,
终于建成!
随后的日子,便是不断修行。
罗酆山越高,根基越稳,甚至下方阴煞之气还可化作冥海,诞生六大魔王,成为他护身法将,远比什麽兵马强横的多。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建成第一层楼观,不仅今后存神有了守护,不会轻易消散,《北帝经》上一些术法也能修行。
世间法门,皆无万全之法。
如果说太玄正教以各种庞大的醮坛科仪为主,那麽《北帝经》,就多是攻伐之术。
抱朴登山术丶千金护身咒,皆来源于先秦,李衍判断,也是从《北帝经》中流传而出。
其原本真正的名字,叫北帝登山术和北帝护身咒。
这两种护身术,人人可用。
但其他术法,却唯有修炼《罗酆经》之人,方能使用。
当然,他如今道行只有一层楼,能够修炼的术法也有限。
李衍早就盯上的有两种,一个叫北帝神行术,一个叫北帝刍灵术,都是辅助术法。
没办法,以他如今道行,不过是刚入门的小修士,再强一点的法门,根本难以驱使。
所谓北帝神行术,实则是一种符籙甲马,汇聚罡煞之气,制作黄布甲马。
绑于腿上做法,脚下宛如生风,且奔跑跳跃力惊人,是追凶丶杀敌和逃跑的最佳选择。
此术难点在于材料。
最差,都是要在神坛前香火供奉五年的黄绢,且要在罡煞汇聚之地书写符籙,结煞入讳。
这种甲马,使用时长约一盏茶,也就是十分钟左右。
材料越好,道行越高,所制作甲马,速度和使用时间都会增加。
另一个北帝刍灵术,则是制作纸人,用于探查和追踪,配合他的鼻神通,简直相得益彰。
《北帝经》以攻伐为主,即便只是第一层楼,能够使用的攻击性术法也有。
比如一种北帝阴雷手。
与道家掌心雷相似,都是雷法基础。
不过,却用的是阴雷。
阴雷者,声小似闷雷,乃阴间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