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从田间到餐桌
农业部的目的不言而喻。
国产大豆的危机让一干领导人都很头痛,大豆和粮食产业上专家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免税费丶给补贴丶给进口转基因大豆设置障碍…种种措施已经在实行中。
但还有个隐患。
现目前的国内大豆产业投资者大都是跨国粮商,纯正内资企业除了九三粮油,再没有其它的。
这些跨国粮商投资我国大豆加工业是以销售洋大豆为前提。
如ADM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却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购权。
跨国粮商投资我国大豆行业,只是作为其变现国际贸易利润的一个环节。
与其说是来投资,不如说是来抢占国内大豆消费市场,消灭竞争对手,进而垄断。
这就导致农业部有些时候想扶持龙头企业,都找不到合适的主体。
嘉禾就这样进入了农业部的视线。
其强大的盈利能力,以及在大豆丶玉米丶牧草等种子领域的控制能力,让其能从容的应对加工行业的高风险。
换句话说,嘉禾能承受更高的亏损,而天豆1号在盐硷地等荒地和中低产田上的潜力,也让嘉禾具备反转局势的能力。
目前的国储政策只能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解决不了市场短缺问题。
国储仓容也不可能无限制收购。
把给国储的补贴政策给大型加工企业就成了必然,让企业参与到收储行列来,既解决了国储仓容不足,又能减少加工企业进口大豆的数量。
然而,这一政策也存在隐患,以往的经验告诉农业部,有些企业,甚至包括国有企业都是靠不住的。
前头拿了政府补贴,掉过头来就将大豆卖给国储部门,充当二道贩子。
这样国家补贴给了出去,国产大豆又并没有在加工环节消耗掉,问题是一点儿没解决。
能扶持的企业选项少之又少,除了九三粮油,农业部确实也极为锺意嘉禾集团。
承受得起亏损,加上国家补贴,然后再静待时局反转。
所以,刘司长是很在乎郭阳在会上的表态的,虽然其说得很简短,但意思到了就行。
事实上,郭阳也有了介入全产业链的心思。
更何况是国家有难,这时候嘉禾站出来,能取得的政治收益是超出想像的。
四大跨国粮商都有极强的政治背景,总统都能时不时的出来下场撑腰。
嘉禾要想在国际上乘风破浪,背后也要有大国力量的支撑。
并且,这时后国内大豆压榨产能严重过剩,不仅是跨国粮商全线并购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嘉禾并购的时机。
和国粮集团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不同,按郭阳的计划,嘉禾将专注于大豆丶玉米丶小麦丶牧草等加工领域。
那麽,顺势也可以进入饲料行业。
郭阳此前新培育的玉米新品种,被命名为天玉8号,是极为优良的优质蛋白玉米品种。
同时天禾还有天豆1号。
这让嘉禾进入粮食加工领域有了更多的底气,大豆加工亏损,但我还有玉米丶小麦丶水稻……
只要在产业链垂直领域进行深耕扩展,嘉禾是足以应对国际资本带来的风险的。
……
九泉。
郭阳在这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收获良多,尤其是关于四大粮商的一些发展策略。
让他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结合前世对四大粮商的一些了解,郭阳花了几天时间,将自己的各种思路整理成文档。
随后召集了各部门及核心管理层,组织了战略会议,将嘉禾集团的几大工作重点托盘而出。
一是全产业链发展,围绕种子为核心,拓展化肥丶种植丶农药丶食品多种产业支撑。
二是海外市场拓展;
三是领导人发展计划,以及海外本地化战略。
跨国经营总要经历人才匮乏的阵痛,事实上,嘉禾已经经历过了这种痛苦。
领导人发展计划更重视年轻队伍的建设,着力于培养那些有潜质成为公司高层的人才。
而郭阳希望通过此计划培养出具备想像力,执行力,以及人际关系的人才。
人际关系——为了给公司带来最大的利益,能够与投资者丶政府丶雇员丶农民丶客户等等构建一个友善的关系网络。
要想进军全球,海外人才总是少不了的,这一点从华夏企业步履维艰的海外扩张中也可见一斑。
所以就有了海外本地化战略,其核心思想主要有四点:
决策基于最接近市场的人士,因为他们最了解实际情况和客户需求,适时启用当地优秀人才。
入乡随俗,用客户的语言和习惯来沟通。
鼓励雇员关注基层,而非自上而下的高层目标。
催发雇员和客户的忠诚度,营造开放性的气氛。
…
同时,郭阳一再强调,全产业链战略成功的核心-——为农民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这也是嘉禾一直在做的。
事实如何,只有那些农民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