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让种田这件事,在西北变得浪漫(3 / 4)

…」

「乙醇汽油本身具有省油丶环保等优势,因而推广乙醇汽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目前已在五省完成推广试点,按照部署,不久将形成全国推广的局面。」

有记者问:「欧美丶巴西丶阿根廷都相继要求炼油厂提高掺混比例,印尼甚至已经全面实行B35政策,华夏会跟进吗?」

「不排除这种可能。」

有关部门前后的态度变化一般人理解不到,郭阳却露出了会心一笑。

很明显,上层采纳了嘉禾的建议。

并且国粮集团也很可能在准备偷鸡了。

连锁反应也很快来了,大商所的玉米丶大豆等期货价格开始抬升。

现货市场也有突破趋势。

但实际上很稳,稍有跳涨国储粮就会开始抛储,始终将价格控制在一个看似危险,却有充满诱惑力的位置。

又过了两天。

我国率先对国际粮农组织做出了响应,援助500万吨粮食。

这是目前国际上第一份援助。

同时,由农业部介绍,嘉禾粮油也开始和部分非洲国家接洽。

高德在京城和部分非洲国家领导会了面,以粮换地的方案受到了各方的认同。

郭阳也时刻关注着种子周刊,但迟迟不见动静,反倒是其它媒体率先有了反应。

先是《南方都市报》,解读了生物柴油和粮食援助政策,表达的意思很耐人寻味。

「我国2006植物油年消费量突破2000万t,持续刷新历史最高记录……」

「其中大豆油占比接近40%,却严重依赖进口……」

「在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的情况下,植物油资源匮乏的我们,也被动开始发展生物能源。」

「这势必会加剧工业用油与食用油之间的竞争,威胁粮食安全……」

这应该是蒙在鼓里,分析很到位,也表达了反对,理由也很有道理。

但紧接着,来自北方的《粮油市场报》,也刊发了整版报导。

内容里强调,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长,库存充足,同时天禾等种企带动单产上升,增产形势很乐观,但粮价多年保持在低位,不利于农民利益,发展生物能源则利于各方。

很快《南方都市报》又有了回应,国际粮食需求激增,印度丶乌克兰丶俄罗斯等产粮国都在控制粮食出口,国内不仅不控制,还第一个向国际组织援助了大量粮食。

仅过两天,《粮油市场报》再次刊文,提到目前出口的粮食主要是玉米,去年天玉1号的推广,让玉米增产三千万吨,同时夸赞粮食援助提高了国际地位。

《南方都市报》没了声音,但另有一家媒体却接力刊载了一篇报导,内容提到很多贸易商出口大米到国际市场上,高差价让让这些人获利丰厚,还放出了现场拍摄的照片。

《粮油市场报》也很乾脆,同样罗列出了大量的数据,详细分析了国内的粮食很安全,同样以嘉禾粮油为例。

另一方再次没了声音。

看起来,情况都在农业部的掌控之中。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肯定没有问题,国储粮的主粮储备有多深厚,还没有人见识过。

目睹了隔空论战的郭阳略微有些凌乱,《粮食市场报》给国际粮商挖坑也就罢了,你老提嘉禾几个意思?

能不能别提了?嘉禾什麽时候接受过你们的采访了?

不过郭阳也没有想着给嘉禾降降温,只是纳闷徐小雪咋还没动静呢……

这时高德的电话打了进来,主要是说国外的粮价越来越高,而且很多国家限制出口,很难买到。

「接下来就主收国内的玉米。」

郭阳认为这是正确的,玉米增产3000万吨,这不是个小数字,单增产的这部分就价值400~500亿元。

国内的玉米价格近来也一直比国外低,援助的粮食应该也是玉米。

「期货建仓完成了吧?」

「芝加哥交易所丶伦敦商品交易所丶大商所都完成了建仓,以5月丶7月合约为主,保证金比例控制在50%。」

郭阳想了想,「风险可以稍微拉高点,接下来是种子销售旺季,资金回流很快,有风险随时能加保证金。」

「好。」

等到电话挂断,郭阳再次分析了下嘉禾粮油的资金分布。

拢共投入了220~230亿,其中60亿用于建厂和并购,100亿元左右用于收购粮食。

收购价1200~1600元/吨不等,玉米大约350万吨,小麦约220万吨,稻米约135万吨。

期货市场上约投入了30亿。

农产品期货交易保证金收的比较低,大约8%~15%,最大杠杆6~12倍。

嘉禾粮油的整体杠杆大约是4.5倍,30*4.5=135亿元。

这已经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但嘉禾粮油帐面上还留有30多亿现金,高德的风格过于稳健了,全走的大马路。

次日,徐小雪打来了电话。

通知有几篇报导即将见刊,会发在《种子周刊》丶《农民日报》丶《华夏花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