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农民工返乡;棉花期货(求月票!!)(3 / 4)

了30台,和兵团合作采收了10馀万亩棉田,完成采棉机定型。

今年实现量化生产。

这个速度和贵航大致相当,不过贵航今年只批量化交付了100台。

不管怎样,国内采棉机市场由国外产品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结束了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

郭阳知道迪尔天拖气得牙牙痒,但就和华夏蔬菜出口到岛国面临各种困难一样,想赚别人的钱就得有自己的优势。

而迪尔目前的优势只有更成熟的技术。

不过其价格太高了,丰凯的采棉机定价88万元/台,迪尔则至少要150万以上。

巨大的价格差距足以抹平其中技术不成熟之处。

而且丰凯也有独特的优势,高产的天棉20种子——适合机采种植模式——量身定做的采棉机。

这两年天棉的产量就是证明。

贵航也有利益联结机制,它的股东里有兵团某师,以及石河子政府,出生自带销量。

只有迪尔和凯斯这些外企,利润全被他赚走了。

吃饭的时候和关程闲聊了一会儿,回办公室后郭阳也关心起了今年的棉花。

除了令人振奋的国产采棉机外,今年的棉花市场并不美妙。

也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棉花消费减少,同时石油的下降,也让化纤产品替代性增强,棉花需求很弱。

另外进口压力很大。

郭阳让秘书团的人整理了一份最近棉纺市场的情况。

棉纺企业铺天盖地的抱怨声。

「我们国家棉花质量差,问题多,又不能完全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增加了企业很重的负担,对纺织业来说非常不公平!」

「滑准税就是在割棉纺企业的肉!」

「苏省棉花价格大跌--籽棉收购价不足2.5元/斤!」

「棉农不愿卖丶卖棉难,棉企不愿收丶不敢收。」

「2008年农资价格大涨,棉农实际收益连成本也不够。」

棉农伤心,棉纺企业既伤脑筋,又极度气愤,滑准税严重影响了棉花的进口。

滑准税是专为棉花进口所设的关税制度,税率在5%~40%波动。

优质棉,价格高,税就低;低等棉,价格低,税就高。

郭阳特意关注了下目前的进口棉价,1%关税到岸价为10065元/吨,比国内棉价低1570元。

但加上滑准税,棉纺企业的进口成本就反而要高出300元。

相当于棉纺企业买进口棉要多交1870元的税。

然后还要去参与国际竞争……

可以说,滑准税从出来的那一刻就受到了棉纺企业的抵制。

但没用,为了棉花的生产安全,滑准税一定得有,而为了让棉纺企业保持竞争力,税率也在调整。

但在今年这种环境下,再怎麽调整,棉农和纺织业都不好过。

可能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北美棉花减产,不然国际棉价可能还得低1000元。

虽然棉价一直在跌,但国内棉花产不足需的基本格局依然没变。

北美减产,但阿三的棉花依旧凶猛。

但看着郑商所棉花期价一跌不回头的趋势,郭阳也不由皱了皱眉。

「这空单也太多了点!」

嘉禾粮油常驻在郭阳身边的秘书叫江文,三十馀岁,说道:「是有点异常,照这形势,还有的跌啊!」

郭阳问:「国储在收购棉花了吗?」

「在,月初的时候就在收储了。」江文说道:「我们也在收购棉花。」

「收了多少?」

「二十多万吨。」

「不多啊。」

江文认为十万吨不算少了,又全是疆省棉,价格天生更贵一些。

「采购部已经砸了十几个亿收购棉农的棉花,但跌势就是止不住。」

郭阳又看了眼价格,期货价2.5元,苏省丶豫省等地的现货价还可能更低。

早已经跌破了成本价。

这很不正常。

「做空的主力是谁?」郭阳盯着江文,「别告诉我不知道。」

在滑准税出来以前,国内棉花期价经常暴涨暴跌,其中的主力大都来自浙商,郭阳以往这次也是,不过却猜错了。

「主力是几家外资。」江文说道:「最多的空单来自0153,这是路易达孚的席位。」

「路易达孚也是这两年国内棉花的收购主力,他们有外资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今年在疆省丶鄂省丶苏省丶豫省等地起码收购了几十万吨棉花。」

「全都是可用于郑商所交割的棉花。」

郭阳挑了挑眉,一边在高位抛空期货,一边在低位买入现货,老套路了。

「外资不是只能收购皮棉,不能收购籽棉吗?」

「外资提供资金,活跃在收购市场上的企业是温商。」江文迅速说道:

「主要还有国际价格的影响,采购部认为还有下跌的空间。」

在下降,估计明年都没多少人种棉花了,无论是种子销售,还是棉纺加工,需要的都是一个稳定的市场。

鸡飞狗跳的市场只有投机者才会喜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