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特殊的天津港(2 / 4)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729 字 21天前

高度至少要达到五米以上。

垫高地基用的泥土,可以从黄河入海口工程丶京师排水工程工地转运。

在这样的总体要求和规划的限制下,现在天津城区的建筑分布就变成了「丁」字形。

一条横着的是海岸线上的拦海蓄水堤坝,一条竖着的是黄河入海和京师排水工程的两侧的堤坝。

绝大部分建筑都在这三条堤坝顶上,堤坝本身内部的混凝土框架,正好作为建筑的地基。

丁字两侧的空间都是用于蓄水沉沙的水库,将泥沙沉淀在两侧,让清水从预留的通道汇入中间的排水通道。

等黄河改道过来之后,在这里不断沉淀带来的泥沙,堤坝周围的洼地就会慢慢增高,最终基本追平三条拦海蓄水的堤坝。

但是现在,朝廷官方的建筑都预留了五米地基,就算是发大水加涨潮也不会被淹。

而三条堤坝之外的地方,遇到降水就会直接变成水塘和沼泽,所以短期内不能允许平民在这里活动。

天津旧城已经被放弃,新城直接放在了拦海蓄水堤坝和黄河入海堤坝的拐角处,是专门垫高起来的一片与堤坝齐平的台地。

此时的天津港方面,出行其他人员以及护卫的舰队都已经准备就绪。

将要前往欧洲成为藩国君主的官员和贵族子弟,约瑟夫和夏尔这两个路易十六的儿子以及他们的随行人员。

还有内阁丶礼部丶鸿胪寺安排的办事官员,带着朝廷拟定的一批诏书去欧洲,配合汪廷珍和杨遇春处理欧洲战争善后工作。

现在有了洲际电报系统,朱简烜可以随时直接与欧洲的官员联络,十几分钟就能将汇报的消息处理完发回去。

朝廷派出去的外交人员们,已经不需要自己在海外评估,自己的皇帝能否接受对方的条件了。

现在是否安排足够专业且熟悉皇帝意图的外交人员已经不是特别重要了。

再加上朱简烜重建并扩大大明天朝宗藩体系的执政倾向,大明对欧洲诸国的态度已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对待这次的欧洲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大明不是去跟欧洲各国开会讨论签订停战协议的。

而是按照朱简烜的意志,调整战争结束后的欧洲总体局势的。

朱简烜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汪廷珍和杨遇春,两人现在对欧洲西部的局势最为熟悉。

除了贵族和官员之外,还有十万民兵同行。

大明插手欧洲战争以来,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向欧洲输送军队,跟在先头主力部队后面负责控制地方。

上午十一点左右,皇子们抵达天津港。

车队首先顺着漫长的河堤向东行驶,一路开到了海岸线上的拦海蓄水大堤上。

然后顺着深入海中的码头继续向前行驶了十公里。

天津港最大的缺点是港口周围水太浅,港口本身的地质条件太差了。

需要用人工修建的深入海中的码头,配合绞吸船疏浚海中航道,才能让万吨以上船舶靠岸。

为了确保大明的皇子丶贵族丶官员们的生活条件与安全,大明移民公司准备了四艘两万吨级的大型豪华客船。

海军还准备了四艘一万五千吨的火炮战舰,两艘一万五千吨的航母,以及二十四艘中型巡洋舰。

还有更多的大型运输船,负责运载同行的十万民兵。

现在海上航行的风险已经很低了,大船队中的乘客因为海难而死的概率更低。

因为大船队内的船只之间可以互相救援。

几十上百艘船一起行动,就算是中间沉了几艘船,船上的人也可以转移到其他船上去。

历史上的铁达尼号沉没,船上三分之二的人员遇难,主要是因为它是单独出行的,周围根本没有其他船只提供救援。

大明朝廷每次组织远航都是大船队,遭受的损失比例一直远低于欧洲的小规模探险队。

不过即便如此,此行最重要的人员还是分成了四组,包括十六个皇子们也是四人一组,分别登上了四艘大型客船,

皇子们登船之后,船队提督确认无误,下令船队正式启航离港。

朱靖坚让自己随行的仆人去收拾东西,自己当先来到了客船甲板上看风景,从海上观察天津这个非常特殊的港口。

朱靖坚很快就发现,那两个法国王子跟自己在一艘船上,这时候也在甲板上。

不过他们两个人的周围,只有一直跟随他们的法国来的仆人,以及少数大明方面安排的鸿胪寺的陪同人员。

甲板上其他的皇子丶官员丶贵族们,明显故意跟他们两个拉开了距离。

看上去好像被嫌弃和孤立了,但是朱靖坚稍微一想就明白过来,这情况也算是事出有因的。

约瑟夫现在已经是大明册封的海外藩王了。

无论是大明的皇子,还是中央朝廷的官员,与他们打交道都非常敏感。

如果有竞争对手和政敌,一个私交外藩的帽子扣下来,就算是没有处罚也肯定会担惊受怕很长时间。

与此同时,去海外当藩国君主的贵族子弟,他们未来的身份是大明的内藩。

内藩和外藩之间也有不同,除非是大明皇帝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