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汉代以前富裕的曹州和定陶,和唐宋时代富裕的开封府,应该有很大的概率再次振兴。
与此同时,这项工程也不只是能让华北受益。
大明在松花江以南和辽河平原地区的开拓区是最早的受益地区。
东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内陆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与华北大致相当。
西部靠近蒙古高原的地方,年降水量自然也是草原水平。
只不过东北地区气候较为寒冷,蒸发量不如华北地区那麽大,所以显得没那麽缺水。
纬度越高,位置越往北,气候越寒冷,蒸发量越低,能够留存下来的降水越多,同时当地的人口也相对更低。
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松花江以南,三江泽周围地区本来就人烟稀少。
朱简烜前世东北地区的人口较多,建国初期工业较为发达,主要是历史遗留因素导致的,是外部力量干涉的结果。
当中国自行完成了工业化之后,东北地区的人口也开始流失,工业也开始衰退。
全世界范围内,冬季温度与哈尔滨接近的地方,就没有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哈尔滨类似规模的更是仅此一个。
南方的渖阳都比莫斯科还要冷,更不要说更往北的三江泽地区了。
实际上,如果普通人能够自行选择的话,本来就不想到这麽寒冷的地方生存。
俄国人几百年一直致力于寻求温暖的海岸线。
朱简烜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当初才决定启动三江泽大湖工程。
那样就不需要大规模向当地移民,还能比较方便的控制周围的土地,遏制土着势力滋生。
大明在东北地区的开拓区域,与以前的清国比较类似,基本上就集中在松花江流域及以南,而且以辽东地区为主。
松花江流域专心搞大规模农场,不去主动组建大规模的城市。
三江泽大湖与北水南调工程,让整个黑龙江逆流南下,首先穿过的就是松花江流域,当地自然能先用上水。
朱简烜看着前面的大部分说明还是比较满意的,让华北变成江南的前景堪称美妙。
但是看到最后的时候,汪莱抛开了北水南调工程,又提及了另外几个同样夸张,或者说更加夸张的工程设想。
一是刚果河大坝,大坝本身没问题,刚果河本来就是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建设水坝发电很正常。
但汪莱的设想是在刚果盆地范围内大规模蓄水,让这片热带雨林变成一个巨大的湖泊。
二是霖洲大江(亚马孙河)大坝,这个大坝本身就有问题,规模太大了。
所以汪莱的设想没有走极端,只准备修建二十到三十米高的水坝,目的还是在亚马孙蓄水成湖。
让亚马孙平原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面积上百万平方公里。
三是西伯利亚大坝,在叶尼塞河中游和鄂毕河下游修建水坝,将西西伯利亚盆地变成巨大的人工湖。
然后在图尔盖低地修建运河,让叶尼塞河和鄂毕河的水源在这里南下,汇入中亚地区的咸海。
待咸海灌满之后继续南流,在伊朗高原脚下转而向西,汇入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根据汪莱的大致估算,鄂毕河和叶尼塞河能汇入里海的水量超过蒸发量,持续下去早晚能把里海灌满。
而后就会继续向西,从亚速海汇入黑海,最终进入地中海了。
这三个项目都很离谱,而且显然都还没有做具体的规划,应该算是脑洞阶段的奇思妙想。
但朱简烜看完之后还是忍不住感慨,这汪莱士搞三江泽大湖上瘾了。
现在看到地势合适的低矮平原,就想要把那片地方变成大湖,属于是太有想法了。
他多半想要把四川盆地变成湖,大概是觉得那根本不可能,所以才直接没有提出来,而是先说海外的。
朱简烜前世还真的听说过类似的计划,其中最为实际的是第三个。
苏联时代认真考虑过,按照类似的办法汇聚西西伯利亚的寒冷雨水,解决中亚地区的乾旱问题,
朱简烜大致翻了一遍就合上了:
「回去之后我会拟旨,正式启动四阶段工程。」
汪莱马上拱手行礼:
「臣领命……」
然后他小心翼翼的追问:
「陛下,学生最后提到的三个工程呢?应该也尽快开始吧?」
朱简烜撇了一眼汪莱:
「你修超级水库上瘾了吗?亚马孙河那种地方修建水库能有什麽用?」
亚马孙河水资源堪称丰富,是全世界径水量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逼近七亿立方米。
是第二名刚果河的五倍,第三名长江的七倍。
径流量前十的其他所有河流,径流量加起来都不如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的天然航道条件也是绝无仅有的,远远超越了其他常规河流一个量级。
流量世界第三的长江,自然条件下的下游主河道深度都只有七米左右,后来人工疏浚到了十米。
而亚马孙河中下游水深在二十米到四十五米之间,跟马六甲海峡一样的水平。
河道较浅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