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对付印度也要靠藩国。(2 / 3)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417 字 2个月前

朱简烜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面,分几批召不同方向和类型的藩国君主进攻,安排后续的作战计划。

朱简烜自己的其他兄弟,郑海康等属于新体系的重要藩国,都收到了皇帝的私下提醒。

要求他们此次回国之后整军备战,准备收拾顺国的李策凌。

奥地利的约瑟夫和波兰的拿破仑,和新一批的欧洲新藩国君主,随后被一起招进来。

同样是让他们整军备战,准备对付奥斯曼和俄国。

朱简烜给两批藩国君主的承诺都是一样的,在战场上表现的比较好的藩国,可以在印度或者俄国一块新的封地。

可以多安排一个子嗣出去继承这块土地,成为一个新的藩国君主。

对于这些国君而言,这就是最好的激励,收到通知之后全都斗志昂扬,准备好参加最后的世界统一战争了。

朱简烜实际上不只是准备让藩国负责打俄国,连对顺国的战争也准备让大明的藩国出一大份力量。

印度地区的战争,就让藩国作为主力去打,事后也大部分都分给参战的藩国。

朝廷只要中亚地区直到黑海沿岸的土地就行了。

天工十七年三月初,各地的藩国君主开始陆续返航,回去做战争准备。

远在印度的李策凌,也到了最为纠结的时候。

现在大明本土到印度都是成熟航线,在朱简烜正式实施贸易制裁之前,有蒸汽船常年往返两地之间。

年前被汪廷珍赶走的顺国相,刚过了年就赶回了德里。

这个所谓的国相的真正官职,是大顺鸿胪寺少卿,他出发前往大明的时候,李策凌额外给了一个空头的国相头衔。

用来拉高他的身份,想着尽可能糊弄一下大明鸿胪寺和皇帝而已。

李策凌和鸿胪寺少卿两人都知道,这种掩饰多半没有什麽用处,所以搞得也很粗糙。

鸿胪寺少卿回来之后,就正常报告了此行的经历。

李策凌听完之后沉默了许久,然后自言自语式的念叨着分析说:

「无论内藩外藩,亲藩异姓藩,除了我大顺之外,所有藩国君主全都到去了顺天府。

「七十岁的梁王,六十九岁的奥地利国王,包括拿破仑全都去了,只有我没没去。????「就算是大明皇帝心中不想要处罚我,也都已经不可能了,他没办法向其他他藩国交代。

「他至少要向顺国发动一场惩戒式的战争,现在可能已经在做规划了。

「就算是我现在真的去请罪,得到的也肯定是最为严重的惩治,还是有理有据的惩治。

「现在的局势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顺国鸿胪寺少卿听到这里就忍不住提醒:

「陛下,大明朝廷要断我们的贡,估计今年大明衙门开衙之后,也就是最多一月底,就有可能开始生效了。

「到时候大明的商船都进不来了,大明的东西我们应该也都买不到了。」

李策凌眉头紧皱,在房间里面来回走了两圈:

「这件事情对我们确实有影响,但也未必完全是坏的影响。

「真正的好东西,大明本来就不对外出售。

「如果大明愿意卖他们的蒸汽机丶钢铁丶火炮丶步枪丶化肥丶炸药生产线,大明要多少钱我都可以出。

「甚至于,大明愿意卖火炮丶步枪丶化肥丶炸药,我也可以敞开了买,但是他们不卖。

「大明只允许卖给我们铁锅丶农具丶刀剑丶布匹之类的常规商品。

「就算是火枪都要依靠走私才能搞过来。

「大明公开卖的东西,我们自己本来就能够生产。

「只是大明的机器生产的价格更低,我们以前没有主动搞这些产业。

「以后大明如果不卖给我们了,那我们就用自己的工匠去制造这些东西就是了。

「等我们自己的产业起来了,大明再想要回来销售他们的产品,可就没有那麽容易了。

「到了那时候,我们可要搞禁海了,片板不得出海,海边不能有人。

「大明少赚了这笔钱,亏得是大明,又不是我们。

「在神洲本土到印度的贸易线上,有多少大明的商船来来往往?有多少人依靠对印度的贸易为生?

「大明朝廷断贡,砸的是这些人的饭碗,这些人会想尽办法继续贸易的。」

李策凌有脑子,但是对经济问题的认识,显然不如朱简烜这个穿越者那麽的深远。

贸易制裁的手段,可不只是禁运,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倾销呢。

如果对手没有产业,那就可以禁运。

如果对手被自己禁运之后,想要独立发展他们的相应产业了,那自己就要向他敞开了倾销成熟产品了。

对手刚生产出来的早期产品,质量肯定不好,成本也会很高,肯定竞争不过成熟产品。

就算是相同的价格,新产品也很难卖得出去,然后就是血本无归了。

让对手独立发展产业的投资打水漂,再次摧毁对方勉强组织起来的生产能力。

不过李策凌倒是天然知道应对这种手段的方案,那就是「禁海」。

也就是政府官方出面,管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