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2 / 3)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2343 字 7天前

,用最为严肃甚至阴狠的语调说:

「咱们大家都是商人,我也不妨把话说得直白一点。

「咱们浙江商人,直接跟着朝廷的搞产业,就是全世界赚钱最快,也是最轻松的门路。

「任何人跟顺国有任何勾勾搭搭,就有可能影响了圣上和朝廷的对咱们的印象,有可能会断送了大家的这条财路。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我们所有人都断然不会容忍这个坏了规矩的人,也绝对不会让他继续在这个世上好好的活下去!

「我知道在做的各位应该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是你们的亲朋好友未必明白,所以回去之后千万看好自己的子侄亲戚。」

现场的商人听完陈伟志的叮嘱,立刻非常认真的依次拱手表态。

虚心接受老会长的叮嘱,保证绝对不会跟顺国朝廷勾搭,未来全力配合朝廷在印度的战略。

更有很多人现场赌咒发誓,谁坏了规矩就天打五雷轰,出海就沉船。

商人的品格未必会有多高,但眼界和格局达到了一定层次之后,为了维持自己的既有地位和财富,就会有各种禁忌和红线。

就算是地下的黑老大都有绝对不干的事情,更何况这些浙江商人是大明朝廷的民间代理人。

大明朝廷的直接政策提醒就是他们赖以为生的根本。

陈家的会议结束之后,与会的商人各自回家,立刻就向外发请帖,在自己的家里再召开聚会。

将自己已经确认的提醒,在自己的圈子里面转达和强调。

大明朝廷对待顺国和印度的直接态度,也在这样的商人聚会上迅速流传开来。

绝大部分商人都直接停了现有的印度贸易。

很多商人都接受了陈伟志传下来的建议,停了贸易之后就开始筹钱丶囤货丶订船,等待朝廷在印度的进一步动作。

朝廷要在印度开战,就是搞航运的商人再次大赚一笔的好机会。

不愿意冒险的商人,也在朝廷官营产业的提醒引领下,将自己原本在印度的贸易路线转向了欧丶非丶美洲。

天工十七年六月一日很快就到了。

外有大明海军在印度东西海岸线上的持续巡逻打击,内有商人内部的圈子交流。????大明朝廷和藩属国与顺国的正常贸易已经基本断绝了。

印度沿海的孟买等几个重要港口,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本来都是天下各色人等汇聚的地方。

这些城市的街道上,本来随时随地到处都是人,比肩继踵,人山人海。

但是自大明朝廷下令之后,只过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这些城市的街道就几乎完全空了。

大量的搞进出口贸易的商行店铺直接关了门,仍然还开着门的店铺也变得门可罗雀。

走私商虽然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也直接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只剩当初的零头。

本来,典型的大规模走私活动,通常都是要利用合法的贸易活动当掩护的。

把非法的商品,没有交税和检验的商品,藏在大宗合法商品之中入境。

现在印度的进出口贸易几乎断绝了,掌控制海权的大明封锁了印度的出入口,禁止任何船只进出印度沿海。

走私路线没了大规模正常贸易的掩护,绝大部分都直接停止运转了。

只有极少数可以通过陆路转运,从缅甸甚至中亚地区,用传统的畜力车辆拖运。

效率降低了几个数量级,成本也直接拉高了几个数量级。

再加上大明商人内部流传的消息,现在只有格外头铁的人才会继续搞走私。

主要是顺国人和其他不归大明管辖的少数国家的商人。

德里城此时倒是变得更加的热闹了。

李策凌在德里城专门划了一块地,准备恢复传统模式的手工业生产。

李策凌下了圣旨,召集整个大顺境内曾经的手工业工匠,将他们在德里城集结起来,让他们恢复生产能力。

以前李策凌准备在德里搞大明式的大工业生产,意识到无法完成之后就基本停止了。

当时建设的厂房和空间,正好用来搞传统手工业。

不得不说,李策凌的规划确实起到了效果,就和秦汉时期将工匠集中起来搞生产一样。

老工匠和新工匠们集中交流,倒也很快就开始恢复传统生产模式了。

因为印度内陆的交通太差了,大明的商品没办法完全深入到所有地方,很多偏远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工匠。

他们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业炼铁方式。

印度又有一个全世界品质最高的铁矿,有几乎就是纯四氧化三铁的铁矿。

所以印度早期搞铁器的难度想着比较低。

将这些偏远地区的工匠招来,与曾经当过工匠的老人合作,再加上朝廷和俄国的支持,他们的工作不算难做。

只不过,在所有的参与人员自己看来,他们现在搞出来的这些东西都是垃圾。

不但成本远高于大明货,质量还远低于大明货。

越搞越是没有自信心。

这其中甚至也包括大顺皇帝李策凌自己。

习惯了工业国家直接供应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