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求上门来(1 / 2)

接收新学员,要做的准备工作还是挺多了。

首先一个,学校得扩容了。

李新月找到了村长,说起了学校未来的发展。

“我们来投资,联合办学。”李新月道:“当然,因为学校这东西吧,想暴利是不太可能的。”

李新月问周家几个管事的,介不介意这种挣慢钱的方式存在。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李老师。”这是燕子山村人对李新月的尊称,周长清道:“我先说说我的想法,如果说得不对的地方你们几个再补充,也欢迎李老师指正。”

李新月点头看向他,静等他的发言。

“我个人认为,这个学校,哪怕是村里不挣钱也是可以办的。”周长清道:“学校办得越大越好,我们自己的孩子才会越受益。”

好家伙,他可真是一眼就看到了这么个厉害的。

而且,很有远见啊!

“再次,如果真的学校办大了,于我们村子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几人都看向他。

周长清不急不躁的说道。

“学生多,就意味着人流量大,以后来村里的人会越来越来。来了就会要吃要喝,甚至要住,那么,河边的那些小院,李老师之前说可以做什么民宿

的,是不是就可以实施了。”

高啊!

这个周长清果然不愧是周氏家族的当家人。

“对,长清哥说得再理。”周长发也点头:“都说客走旺家门,只要人气旺我们村里的东西就卖得出去。我听说在顺川有一个叫望月水库的地方,那里的农民种的果子蔬菜都不用挑到镇上去,就在地里就能卖完。”

李新月笑了。

看看,多有成就感。

她做的事儿名声都传到了这么远了。

关键是,周长清他们能很快想通这一点。

是啊,没有哪一个是可以独立存在的,都是相互成就的。

“如今看来村小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孩子们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一点有目共睹。”李新月还是有点担心量大后会引起质变:“这与我们村里、家长和老师孩子们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而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家长这个因素不太可控。”

李新月从来不觉得家庭可以脱离教育,将孩子交到了学校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儿。

“所以在招生上我们是宁缺勿滥。”李新月道:“我会让家长签一个承诺书,如果达不到要求的,就不收。而且,会给家长考核,考核达不到要求也会建议转

学。”

只有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氛围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来。

若不然,学校和老师再努力也不抵事儿。

在学校孩子可以做到;但是一回到家里就会被放纵,到时候回来孩子又变成了一份白纸,那是不成的。

规矩就是规矩,没有谁可以例外。

更不能因为一两个人坏了这锅汤。

李总和周长清他们商议后,就在学校旁边的空地上再建一栋教学楼。

这一次的教学楼是五层了。

在燕子山村,三层的村小已经是高建筑,没想到还有一个五层的。

听说学校会越办越大,还会招收外来学生。

这一下,村子里的人全都在打听条件。

李新月早早的将招生公告印刷了出来贴在了学校门口。

印刷成了一封信的样子,对有需要的人免费发放。

让他们先了解一下,然后自己看能不能达到,要不要来。

英英的姐姐和弟媳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两个就跑来找英英了。

“姐,我真的不知道这些。”英英搬进了新家的时候和唐凯都觉得是在做梦。

两口子这些年长年在外打工。

钱没挣着不说,也没少搬家甚至住桥洞。

像这样两层的小洋楼她真是做梦都

没敢想的。

干净漂亮整洁,楼上楼下宽敞明亮。

两口子有工资,两个孩子乖巧。

她们这日子过得快小康了。

“你咋不知道呢?”这一下她有点着急了,真是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会来求她一向看不起的妹妹:“你家俩孩子不是在那里上学吗?”

“是啊,上学规矩挺多的,有家长课堂的时候,我和唐凯就算是请假或是调班都要去学习的。”

“要是不学呢?”弟妹就问她。

“不学哪成啊?”英英睁大了眼睛:“村里的孩子家长都要去,人家都在进步我们不去就得落后,都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沟通,孩子想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这样的小孩子长大了和我们也不亲……”

两人怎么也没料到,这个从来不管孩子的人管起孩子来让她们大跌眼镜。

发现,她说的话自己怎么有一种听不懂的感觉?

她也有了教育孩子的念头了。

“养孩子哪那么多规矩啊?”弟媳愣住了:“不就是吃饱穿暖的事儿吗?”

“你那不叫养孩子,那叫放羊,叫养猪。”

这……

“你们不知道,村里有一户人家以前又穷又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