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新天府护城河与紫禁城(1 / 3)

大明1805 王子虚 2376 字 2023-07-05

朱靖垣乘坐的内河船在银河上飘了十几个小时,第二天清晨抵达了新天府码头。

朱靖垣一家在船舱里面休息了一晚上,现在都早早的起来欣赏新天府的风景。

新天府城理论上是沿河城市,只是这个河口实在是太宽了,用望远镜都很难看到对岸。

所以新天府给人的感觉同时也是个沿海城市。

新天府正式的码头就在银河岸边,但是朱靖垣的船队没有在这里停靠。

而是在码头最东南部的一个岔口向南转向,进入了一条宽度两百多米的内陆人工水道。

这条人工水道的两侧,都有上百米宽的绿化带。

水道东侧的绿化带以东,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块农田。

夏天的时候,新天府银河以北种水稻,银河以南种玉米或大豆,冬天两岸都种小麦。

现在的新天府城外,到处都是成熟的玉米和大豆田,放眼望去都是成熟的焦黄色。

水道西侧的绿化带以西,有一条能够容纳八车道的高标准公路。

公路的西侧又是一条绿化带,绿化带再往西,才是同样成熟的大豆田。

这条位于农田之中的奇怪的人工水道,名义上的身份其实是新天府外城的护城河。

那条宽阔的马路本来应该是外城的城墙。

新天府的最初规划是个多层九宫格结构。

最内部是边长一公里的紫禁城,紫禁城外面是边长三公里的皇城。

皇城外面是边长九公里的内城,内城外面本来应该是边长二十七公里的外城。

边长二十七公里的正方形,规模相当于北京五环的范围,这个规模实在错太大了。

新天府的工业不发达,农业人口占了绝大部分,城市远远没有扩张到这个范围。

到目前为止,新天府城的建成区,除了银河边上的码头,都还在边长九公里的内城里。

本来应该是外城区域的土地上,目前绝大部分都是农田和牧场。

只是在少数几个地方,有一些棉纺织厂、罐头厂、面粉厂、火柴厂、农用器械厂等农产品加工、生活用品、农业用品相关的工厂。

与此同时,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提升,城墙在战争中的防御作用持续下降。

新天府外城的城墙,始终没有真的动工修建,外城至今仍然只存在于概念上。

不过早期的规划仍然在,没有人挑头撤销规划。

建设外城城墙和护城河的土地仍然要保留。

为了防止这些土地被占用,皇庄在修城墙的地上建了条公路。

同时将农用水库、农用运河、水运码头、农田灌既和排水系统等与水有关的工程,都尽可能的设计归拢到护城河规划的路线上。

最终通过这些实际的功能项目,完成了护城河本体的建设。

这条宽阔的护城河水道,加上宽阔的公路,以及两者之间和外围的三条绿化带,总体宽度超过六百米,总长度八十一公里的正方形区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城绿地水域休闲公园。

农忙的时候,这里就是最舒适的休息区,也是晾晒谷物的好地方。

农闲的时候,这里也是踏春、散步、钓鱼、纳凉、晒太阳的好地方。

这个因为种种原因形成的古怪产物,却意外成了新天府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朱靖垣理所当然的考虑着,就以这个城墙和护城河作为工业建设的中心线,以后把工厂都放在这个河边和马路边。

或者是一边作为工业区开发,另一边作为居住区来开发。

这个护城河和现有的高级公路,正好作为工业区交换和输送物资的绝佳通道。

护城河的建设标准很高,和码头外疏浚的航道一样,都能保持至少八米的水深。

所以大量的中小船只,不需要在银河边的正式码头停靠,可以直接进入护城运河。

朱靖垣的船队在护城运河内航行了九公里后,来到了一个河道分叉点。

船队在这里向西转向,顺着河道继续航行。

这时候运河的两边开始出现稀疏的工厂建筑了。

从这里抬头遥望西南方的话,已经能看到巍峨的内城城墙了。

船队再次航行了九公里之后,在内城城墙下进入了内城周围的护城运河。

内城护城河环绕边长九公里的内城,水面宽度缩减到了一百米,水深仍然是八米。

朱靖垣坐的船仍然没有停留,直接穿过了水门进入新天府内城。

朱靖垣终于看到建筑鳞次栉比的城区了。

新天府内城的街道,全都是横平竖直的硬化道路,每个街区的尺寸都完全一样。

街道两边是成片的独立院落,院落内的格局也高度类似,显然是统一规划建设的。

每个院子里面,都是一栋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