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个时候,李仁也算是明白,小皇帝在自己面前绕了一个大弯,却不曾想是因为小皇帝自己从太皇太后哪里得了一块烧饼,迫不及待的想把这烧饼分之一半。
“也亏得是我机智过人,揣摩出了这深层意思!”李仁心中为自己的机智点赞,拱手道:
“臣领旨!”
他提起笔来,推动镇纸压住面前的白色宣纸。
按照正常有的流程,圣旨当然不是一开始就写在明黄色的帛上,而是先要经过草拟写在纸上,又通过三省六部各自的官员核查是否稳当,甚至于逐字逐句的认真勘校。
若是圣旨上出现错别字和病句,那岂非是让天下人耻笑?
当然,规矩是这样,实际上却又和这个有些不一样。
比如现在这样的情况,太皇太后特许小皇帝如此,那就完全不用这么严格,而且如果让小皇帝等到三省六部的官员都查清楚以后,他估计都要跳着脚去找太皇太后告状了。
李仁想了一下,书令史、修职郎、殿头高足三个官职比较起来,李常宁更加适合作书令史。
他年纪最长,而且学识丰厚无比,绝对可以堪称博士(不是后世的学问)级别的巨佬。
修职郎这基本
上都是赐给的官职,比如某位官员有一个主职,然后赐给一个修职郎,可以多加俸禄,一次昭显皇帝恩宠。
赵煦给出这个官职,分明就是想让李仁举荐一个能随时跟在他身边,出注意、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跟班。
他左思右想,六个弟子中,范聪儿第一个排出,马涓、毕渐、何昌言、赵明诚这几人中,谁最合适?
李仁思想了一下,感觉毕渐太过于稳重,小皇帝的心性,必然不喜欢。
马涓似乎不错,性子虽然有些孟浪,但是关键时候,却还算是稳重,很适合做皇帝的小跟班。
至于殿头高足……
这绝壁是个拉风无比的官职,前两个官职都是从八品,这个只是正九品,低了一头。
但是绝对是朝廷上最拉风的官职。
皇帝召见什么人、传达什么口谕、圣旨,几乎全是这个人负责,甭管你多么大的官职,见到了殿头高足,也需要俯首帖耳。
只是宋廷很匪夷所思的一幕,就是本该是这个官职的本职工作,却会交给其他人来做,这个官职要么空闲,要么就是被其他朝廷里的官员挂了个头衔,领着皇帝多给的俸禄。
李仁倒也明白,小皇帝这是想培养自
己的党羽,所以才会点名这三个官职。
只怕日后的殿头高足,就不会只是一个空闲职位了,东京城中王公贵族,全要看人家的“高足”。
李仁左右一思量,何昌言和赵明诚两人挑选一个……他思量了一下,自己都已经把李清照拐走了,要是不给赵明诚一点补偿,岂非不当人子?
“那就赵明诚吧!你可不要辜负了为师对你的一番厚望。”李仁心中自语,手上则飞快落笔。
“官家,圣旨已经草拟好了。”李仁眼里带着一丝快意,权力在手的感觉,无以伦比的好。
小皇帝微微看了一眼,便让高俅取来明黄色的帛:“李爱卿自个儿去传旨吧,朕也弄不出太大的排场来。”
“哈哈……”李仁这次是真的忍不住笑了。
小皇帝赵煦吸了吸鼻子:“总有一日,朕要弄出超大的排场,总感觉这调任官员,授予官职都是在偷偷摸摸的,哈哈哈……”
说到最后,他自己都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李仁快速誊抄好,童贯请出来小皇帝的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供奉在龙图阁,未曾亲政,赵煦可以把玩,但是却没有资格使用,他想使用,也需要太皇太后、或者是文武百
官在场,亲眼见证方可。
这也难怪许多皇帝未曾亲政,都跟孙子一样,一旦亲政之后,便是真龙在天,呼风唤雨只需一个念头。
也就难怪赵煦会自嘲,说这是偷偷摸摸的。
李仁捧了圣旨,童贯着令陆谦领着一百禁军护送李仁出宫。
这样的排场,在常人眼中看来自然不小,可对于大内中的人而言,却依旧是小了。
大宋繁华,自然就有奢靡之风。
进来时候走大庆殿,出去的时候,自然还是走大庆殿……
李仁心中有些吐槽,可看到陆谦领着一百武夫需要从西华门出去,然后顺着大半个皇城绕路,去宣德门外等着自己,他顿时清醒起来,自个人捧着没有加盖传国玉玺的圣旨,慢悠悠的顺着高大宫墙下的阴影下走过。
侍奉在大庆殿侧边的宦官见李仁手捧着圣旨,非常失去的端来了香茶,请李仁安坐饮茶之后,再出发。
“这是为何?”李仁不解。
那侍奉着的小宦官有些惶恐,似乎很少有这样从四品的高官,却还不知道宫中的规矩。
李仁看着他额头上往下流的冷汗,微微一笑:“本官新晋,宫中礼数、规矩,却还不是很熟悉。”
这小宦官方
才躬身道:“护送大人的禁军,需要从西华门出去,然后顺着大半个皇城绕行,前往宣德门外的御街侧边候着大人。
那些军汉身披甲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