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离开与传承(1 / 2)

“少保,这一次我们出征归来,我看少保对于朝堂上的事儿并没那么多的心思了,还有陆远竟然直接被封为了兵部侍郎,现在我听到不少朝堂上的人都在传,说是过一阵子少保就要告老还乡了,之后让陆远做兵部尚书,不知道此事少保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种事,一般都是无风不起浪啊!”

敬了于谦一杯酒之后,陈沧海终于还是直接问出了这个问题。

毕竟之前于谦问他的事儿他都已经解答完了,现在他问于谦这么一个问题,自然也是无伤大雅的。

况且陈沧海早就已经打听了,这种事要是传出来了,基本上于谦就是知情的。

于谦这样的身份和地位,是不可能直接被朱祁镇给安排告老还乡了的,这一般都得是他自己的意思,不然朱祁镇就是在史书里都得留下不少的骂名。

于谦听了这话,笑着摇摇头,一点都没有惊讶的意思,他摇着头说道:“我就知道你得问这件事,这倒是没什么可隐瞒的,我已然到了这个年岁了,这一年的时间,又是尸鬼又是叛军的,折腾的我都没睡上几个安稳觉啊,我可比不上你这样的小年轻,再不退下来,我可没多少时日喽!”

于谦这么说,那也就相当于是变相的承认了。

从他的表情上,陈沧海是看不出有什么不高兴的地方的,只能继续说道:“少保你应该知道啊,现在这尸鬼和反叛的人已经都打

完了,剩下的事儿,起码没兵部什么关系了,少保完全可以坐在这朝堂上歇息,为何要这么着急就告老还乡呢?”

对于于谦这个长者,陈沧海的确是只有敬意,要是没有当初于谦的果断带着他去了南宫,陈沧海是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的。

就是为了大明做的这一系列的事上,于谦也承担了很多,他在背后一直是在为陈沧海托底,所为的也正是让陈沧海能大刀阔斧的做锦衣卫和战场上的事,要是朝堂上没了于谦,对于陈沧海来说,越是一个大损失,当然,对于大明的损失更大。

“有些事,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这个道理你不是也知道吗,你早在出征之前就跟陛下说了,不管结果如何,回来你不要别的职位,就要这北镇抚司的主官,虽然有权利,但谁都知道这是个朝堂之外的脏活累活,干了这北镇抚司的主官,对于前朝的人就只有得罪的份了,再加上只有一个千户的官职,相比于你这么大的功劳,这个位置的确是不适合你的,但是陛下又想让你执掌几年这北镇抚司,无奈之下,这才送了你一个那么大的宅院,算是弥补了,但一个宅院,那是死物,并不能完全弥补得了你那么大的功劳,所以陛下的心里,对于你肯定是有着不小的愧疚的,这个愧疚,在多年之后可能就会救下你的命,不光如此,现在的你还是太子太师,这也是个谁都知道的费力不

讨好的地方,你这个太子太师做好了,陛下觉得他亏欠你的就更多了,这个道理放在我身上也是一样,陛下现在重用我,那是不得已而为之,我在先帝那里实在是太张扬了些,这些事一旦朝堂上没有必须用我于谦的地方了,陛下的心里就会时不时的想起来,这对于他和我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现在就是我退出去的好时候了,趁着还能动弹,回到老家去,享几年的福!”

于谦的这番话,说的陈沧海相当有感触,他知道于谦应该不是被逼迫的。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朝堂上,从少保和兵部尚书的位置上退出去,其实说到底也还是被逼迫的,只是不是被朱祁镇逼迫的,而是被当前的形势和大明这两个朝堂的历史所逼迫的,有些事,于谦早就看的明白了。

“既然少保都这么说了,我自然也就不能再劝了,但有一件事,少保为何非要回到老家去养老?这北京城里不好吗?”

“你这个人啊,有的时候万分的聪明,有的时候却又不那么聪明了,我在北京城,跟我在朝堂上又有什么分别呢?在我这可能是有分别,但是在陛下那呢?陆远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做兵部尚书,我要是还在北京城,陛下就会以为跟我做兵部尚书没什么分别,这对于陆远和我,就又不好喽!还有一件事,我也是十分在意的,钱塘县的风光和气候,可是不知道比这北京城要好了

多少啊!等我回去了之后,邀请你过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少保说的是,今日我来,倒是没想到少保心意已经这么决断了,此事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少保不想说的话,就可以不说,问完了之后,我一定不再问跟少保告老还乡相关之事了!”

陈沧海说到这,看了看于谦。

“问吧,别人问,我有可能不说,你陈沧海问,我怎么能不说,咱们俩虽说也就是这一年的交情,还都是为了大明的事,但说是忘年之交,也不为过了吧?等我回了钱塘县啊,说不定不会想起别人,但还是会想起你的,要是十年之后我还活着呢,我倒是想要看看你陈沧海在大明的朝堂上到了一个什么程度了!”

“少保,这次告老还乡,当真陛下就没跟你说过一句,完全是你主动提出来的?”

“唉,你小子啊,等我回去了,你在旁人的面前可别再这么说话了,尤其是说陛下的事!此事的确是不是陛下找了我,但太后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