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6 / 6)

贝勒对范文程仍然保持着极高的敬意,尤其是多尔衮,更是起身相迎,态度之恭敬,仿佛迎接一位久违的老友。

礼节完毕后,多尔衮将一份文书递给范文程,待他细细阅读完毕后,问道:“范先生对此有何高见?”声音中带着几分期待。

范文程沉思了很久,多铎几乎要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诸王、贝勒们,无论朱由检杀了谁,我都不会感到惊讶,但唯独他杀了那些帮助我们输送粮食、传递信息的山陕商贾,这实在是让人感到蹊跷!”

众人都点头表示赞同,这条线已经运行了二三十年了,突然之间毫无征兆地断裂了,确实不寻常。多尔衮眉头紧锁,他深知这些商贾的重要性,不仅关乎粮草供应,更是笼络汉人、平定中原的关键。

“我们是否应该告诉宣府的商贾们暂时躲避一下?他们为我们大清效力多年,功不可没啊!”多尔衮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忧虑,但这并非真心担忧商贾们的生死,而是出于深远的战略考虑。

范文程没有说话,继续沉思着,仿佛在权衡每一个决定的利弊。过了很久之后,在众人的注视下,他缓缓问道:“舆图在哪里?”

“范先生请看这里!”多尔衮揭开了墙壁上挂着的绸布,一幅巨大的舆图展现在众人眼前,那山川、河流、城池仿佛都活了过来,诉说着天下的风云变幻。范文程接过多尔衮递来的长棍,指着舆图开始详细地阐述他的上中下三策。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相视一笑,率众拱手说道:“愿闻先生高见。”范文程清了清嗓子,指着大明都北京,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李自成虽然失败了,但明廷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失,现在正是他们百废待兴的时候!”

“我们可以趁机攻破长城南下,围攻北京!就像当年围攻锦州一样,围而不攻,等待援兵的到来!”范文程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决绝。

“同时派遣军队佯攻山海关,牵制住吴三桂。两三个月之后,明廷的粮食耗尽,朱由检就一定会投降!”范文程的话语落下,众人听到这个策略都面面相觑,这个策略的险峻程度可见一斑。

吴三桂拥有五万军队,虽然八旗军队勇猛,但也需要分兵三四万来对抗他。如果围攻北京而不进攻的话,那么需要的兵力就更加巨大了!清八旗加上汗蒙八旗总共也不过十三四万战兵,实在难以周全。

即使攻占了北京,代价也会非常大。而且明太子在南京,还有张献忠、李自成等势力存在。这岂不是让明清相争而流贼得利吗?

然而,众人只是质疑,并没有否定这个策略,因为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看到众人质疑,范文程淡然一笑,用棍子指着山海关,说道:“围攻北京固然险峻,但我们可以改为围攻山海关!”

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眼前一亮,吴三桂的舅舅祖大寿就是因此而投降的,如果吴三桂也投降的话,那么大清的势力将会更加壮大。

然而,围攻山海关也有很大的风险。范文程继续说道:“第二个策略就是效仿朱元璋,在关外筑墙积粮,让明廷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相互争斗。等到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再挥师南下,平定中原!”

“这是中策!”范文程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沉稳。

“崇德三年林小风十一年八月,李自成败于潼关。太宗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立即起兵入关,迫使明廷回援北京,从而让李自成得以喘息。”范文程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历史的沉重。

“现在李自成再次失败了,恐怕明廷会赶尽杀绝。我们可以效仿太宗皇帝再次入关劫掠,让明廷持续流血。”范文程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冷冽。

“而且根据细作的报告,现任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是李邦华。诸公应该都知道这个人吧?”范文程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深意。

济尔哈朗和多尔衮都点头表示熟悉这个名字。李邦华不同于其他的文士,他是一个实干家,而且善于治军。在他的治理下,明军的实力日益增强,这对于大清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在关内劫掠,可以让百姓感到惶恐,朝堂之上也会产生不满,朱由检也会因此发怒。在言官的帮助下,李邦华轻则会获罪,重则会被免职,甚至诛杀!”范文程的话语中带着几分阴骘。

“这个计策既可以让流贼不死,继续骚扰明军,又可以削弱明廷的实力,而且还可以扰乱他们的朝堂。可以说是一石三鸟!这是上策!”范文程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自信。

“至于选择哪个策略,就请诸王贝勒们自己商议吧。”范文程阐述完自己的策略之后,十王殿内安静得如同寒蝉一般。

三个策略各有利弊,一时之间难以做出抉择。多铎首先打破了沉寂,挥拳大喊道:“何必分上中下三策,直接开战就可以了!给我五万精兵,我自北而南,无不胜也!”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狂热和自信。

多尔衮闻言怒不可遏,想要制止他多嘴,但碍于情面,只是轻声斥责道:“你不说话,没人以为你是哑巴。”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和威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