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回程的谈话(1 / 2)

终于是结束了。

孟凡想着。这几个月里,孟凡除了跟着学习拍电影的以外,还经常和剧组的各个人员聊天。不管什么内容,什么都聊,一群人天南海北的侃大山,倒是让孟凡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比如,剧组里有两个老家是姜西的,从他们嘴里,孟凡了解到不少以前的事情,经过孟凡的梳理,有些信息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可以跟孟凡准备写的下一步小说有所关联。

这不就巧了吗,正打瞌睡呢,就有人送枕头来了。

有了这部分经历,孟凡可以大胆地写小说了,就算有人问也有了理由,从别人那里听说的事情,在进行加工得来的,毕竟是文学创作吗,通过一些消息进行合理的改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除此之外,回去的路上,孟凡还从一个叫做杨峥的小同志的嘴里听到一个消息。这个小同志的家乡在冀省海边,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于海边土地性质问题,不能大规模种植粮食,所以杨峥他们的村子里的人和附近的村民一样,都是以海产品为主要食物的。

而且由于这个时期捕鱼方式落后,捕鱼规模跟前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海洋资源是很丰富的,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就导致出现这样的问题。

由于保存方式的问题,除了腌制以外,由于人吃的有限,上面收购的有限,导致大量的海产品被废弃,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用海鲜喂养牲畜,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孟凡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比较惊讶的,因为,这种信息他以真的没有看到过。

“你有没有联系过村里,现在外面缺粮,你就没考虑过将村里的海产品弄到京城来?不说能换到多少粮食,单单说单位采购,就比如说你们八一厂,光用钱采购也可以给你们村子里带去不少好处啊?”

孟凡有些怀疑的问道,按理说,虽然现在发展经济不是主导地位,但是这种问题杨峥应该可以看出来啊?不说能给村子里带去多少好处,总比将海产品拿去喂鸡喂鸭白白浪费了要好啊?

“哪里没有想过,但是你也知道,这些东西,就算一直在海水里泡着也容易死掉,而且运输不是火车就是汽车,肯定得装箱子,而且长途跋涉,为了不亏本,只能大量购买。这样的话鱼就更容易死了,现在天气还算是热呢,道路还不好,还没等到京城呢,就得先臭一半儿。

以前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冬天的时候去海边的村子里转悠转悠,收一些海货去内地来卖。不过现在嘛,就算是有人也是带几条回家自己吃的,没有大批量的采购了。”

杨峥听了孟凡的话,叹息道。

这倒是,虽然1938年,鹰酱冷王公司设计和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运输制冷机组。但是一直到六七十年代,兔子才开始引进不带冷机没有制冷效果的保温车和冷藏车,至于兔子自己的冷藏车制造,那是80年代的事情了。

这个时期的兔子,基础建设还没有前世那么发达,限于道路交通还有车辆的影响,这些易变质的海产品还不能大量的保证供给。

“你说的倒是个问题。”

孟凡对这个消息上心了,这要是解决了运输的问题,那样可以为轧钢厂带来大量的海产品,在现在这个时期,对于内地来说,海产品可是比鸡鸭鱼肉还高级的东西。不像是前世,各种养殖基地把海产品的价格打了下来。当然,不能否认有些地方价格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相比于以前,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

至少,前世孟凡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是没有海鲜类的,等到长大后,过年的时候像什么鲽鱼之类的海产品,已经是常见的饭菜了。不可否认有工资上涨的因素,但是低廉的价格也是占据了很重要的因素。所则,节俭了一辈子的父母是不会主动买这些东西的。

孟凡思考片刻后,眼睛一亮。

“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在你们建一个简易加工厂,将海鲜做成罐头呢?这样既方便运输,又能延长保质期。”

杨峥摇摇头说道:

“这个我们没有想过,我们那里很穷,没有那么多钱建厂,一来海鲜罐头肯定和水果罐头技术不一样,二来海鲜罐头,这个有人吃吗?”

“这个我也只是这么一说,技术可以学,钱也可以想办法凑。这都不是重要的,关键是具体有没有人吃海鲜罐头,这个我也不清楚。”

孟凡笑了笑,接着说道:

“我只是提出一个想法而已,想要给你们村子多找一个出路而已。”

海鲜罐头有没有人吃,应该是有的,最起码,前世孟凡在超市里看到过午餐肉罐头、带鱼罐头还有豆豉鲮鱼罐头。也曾买着尝过,个人感觉前两个一般,不过那个豆豉鲮鱼,感觉还不错。尤其是炒米饭的时候,就着一起吃味道很不错。

不过嘛,鲮鱼是淡水鱼,主要生活在华南地区,至少孟凡在北方没见过,当然,可能哪里藏着一个养殖基地也说不准,自从前世在网上看过各省农业大摸底之后,孟凡再也不敢说绝对没有之类的话了。就算你说冀省有热带鱼养殖基地孟凡也可能会信,毕竟,冀省境内温泉也是不少的。

“之前村子里和政府也都想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