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一龙入梦(2 / 3)

城牢牢控制住。只要苦心经营数年,刘隅就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这两处位置,进可攻,退可守,只要练兵富民,用不了几年,就能横扫天下。

正因为如此,徐庶才会赞成刘隅来到长安城。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战役,也是一次最重要的机会。他愿意跟随刘隅,一起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

……

董卓脸上志得意满,他并不相信刘隅能在长安城翻起多大的浪花,

长安城雄兵几十万,就算刘隅不死,也难在长安城掀起风浪。

正在这时,被李儒派出的甲士回到禀报,四千西凉铁骑已经全部死在林中,无一人生还。

得到消息的李儒瞬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整整四千人,竟然这神不知鬼不觉的被刘隅全部杀死,没有留下一个活口,也没有让任何人逃回来报信。

李儒对于这样的结果很疑惑,按照他的测算,刘隅带出士卒不会太多。

兵法上讲十则围之,只有这样可能性,才能让四千西凉铁骑,无一人逃出来。

那就是说,刘隅这次带到长安城的人手,有几万人?

这个念头一出,刘隅就觉得不可能。

目前的防御体系的构建,李儒都全程参与,对于其中的情况他最清楚。

李儒对于西凉铁骑战力很有很清晰的认知。

如果他带出少量的人手,就能击溃西凉铁骑,这只能说明他们太恐怖了。

“相国,刘隅在重兵的包围下,还逃出性命,这说明他在长安城早有布置。儒觉得天子禅让这件事,很有可能和刘隅有关。”

董卓很自信,长时间的站在权力的最高峰,已经让他认定自己就是传说中的天命之人。

这个世上没有人能够阻挡他的脚步。

“文优,这一段咱家常梦到一条龙,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咱家就是天命所归。”

梦到龙,对于董卓的说辞,李儒有些无语,他虽然不是无神论者,也知道所谓的梦,根本就是没有任何依据,能够决定这一切,自始至终都是实力。

如果不是刘隅突然出现,李儒并不会阻挡董卓去当皇帝。他和世家大族的读书人不同,汉室在他的眼中,如轻飘飘的羽毛,根本没有任何重量。

在他谋划下,废立天子,把刘协当做笼中雀,就是明证。

在他的计划中,董卓是要取代汉室,建立起自己的一片江山。

可那是在四海归一,扫平天下之后。

如今这个时间点,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让李儒也觉得难办。

他又劝了几句,见董卓一口一个天命所归。李儒就知道,自己今天的劝解,将不会出现任何作用。

董卓为了皇帝之位,已经是哑巴吃秤砣,铁了心。

他不再多言,一脸失落出了坞堡。

走出坞堡外,李儒依旧不能平静,如果这一切天子禅让和刘隅有关,很有可能,是针对董卓的一场杀局。

可如今无论怎么劝,董卓都不听,这让他有了空前的挫败感,在以往的日子里。正是董卓对他言听计从,他才能如鱼得水,一次次献上妙计。

他凭着仅有的意识,来到一处府邸。

府外见到是李儒,急忙飞奔进府。

片刻功夫,一个清瘦老者,就快步来到了李儒面前。

在他的印象中,李儒一向是精明强干,冷静沉着着称,可如今看李儒失魂落魄的模样,他也是暗自心惊。

“李公,为何如此憔悴,可是有大事发生?”

李儒听到声音,缓缓回过神来。

他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最后才叹了一口气。

“文和,大事休矣,这一次恐怕我等都会成为刀下之鬼。”

贾诩眼神中透过一丝黯然,在听了李儒的讲解中,贾诩知道,董卓已经无可救药。

俗话说的好,良言劝不住,该死的鬼。对于董卓,他早已经失去信心。

这些天,他天天躲在府中,闭门不出。对长安形势不闻不问,他知道董卓早晚一天会败下阵来,只不过没有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李公,之前我就说过,以李公之才,不论去何处,都会是座上客,李公为何要固执己见。”

李儒面色惨白,缓慢而坚定的摇头。

“相国对我甚厚,若没有他的赏识,我应该还在穷乡僻壤之中,苦苦求索。”

贾诩见他依旧如此,也叹气道:“李公虽言之有理,可别忘了,正是李公的那些奇谋,才让相国从偏居西凉一隅,做到了位极人臣。从这一方面说,相国对于李公的恩惠,李公早已经偿还。”

“此恩重大,不是三两个计谋就能偿还的。”

贾诩见他如此固执,只能微微摇头。

“就算李公有心相报相国,可惜相国不听。”

“就算他不听我的劝谏,我还是不能离他而去。”李儒声音飘浮,有气无力,“此时我心乱如麻,来到此处,就是想问问文和,如今这个局面,可有妙计能保住相国。”

贾诩沉思片刻,缓缓摇头。

“如今相国一意孤行,我也没有什么计策。”

这件事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