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董会盟,刘皇叔更是在其中展示了非凡的气度和谋略,在与李儒的较量中不落下风。
当时董卓的实力,曹操很清楚。若没有刘皇叔居中谋划,讨董联盟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大败而归。
如果真是那样,董卓的西凉军恐怕早已经踏碎了大汉的每一块疆土。如今坐在龙椅之上的,恐怕就是董卓了。
虎牢关前,还是刘皇叔的诱敌之计,让他们这些人很快就来到雒阳城下。
董卓显然也没想到盟军这么快,他带领天子、百官、百姓,仓皇西逃。
后来一系列事件,曹操虽然没有参与,但消息都明白的传入了他的耳中。
在众人都回到自己领地,继续发展。
刘皇叔依旧没有放弃心中的目标,他带人入长安,联络王允,策反吕布,最终把董卓斩于朝堂之中。
李傕、郭汜长安之乱,眼看就要得逞之际,他未雨绸缪,事先从雒阳调兵,平息了祸乱,把天子营救于水火之中。
如果刘皇叔不从雒阳调兵,平息叛乱,如今天子恐怕还在李傕、郭祀手中。
这两人目不识丁,败坏法纪。如果天子真落在他们手中,恐怕连一天安稳日子都过不上。
攻豫州,十日破三郡,这种攻击速度,就算查遍整个汉史,也鲜有人能望其项背。
吕布出冀州,攻击雒阳时,不论从哪种角度来说,吕布都能很快占据雒阳。
可谁知道,正当吕布攻破雒阳时,刘隅带兵的士卒硬生生把吕布阻挡在雒阳城外。
从时间上看,在吕布刚离开冀州时,刘皇叔已经预判到了他会攻击雒阳。
这样可怕的推理能力,曹操想想就心中胆寒。
可是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不是刘皇叔占据豫州,换做任何一个人,曹操都会试图攻击,把豫州拢入自己的地盘。
可这个人偏偏是刘皇叔。这个人太可怕,他心中实在有些忌惮。
既然豫州没有办法,他就只有一条路,攻徐州,为了攻取徐州,程昱在他眼下制造出一桩事件,他都默许。
他已经无路可走,如今摆在他面前,只有一条路。
可当他踏上这条路时,顺风顺水的情况,让他有些飘飘然,正在这个时候,刘皇叔带领兵马出现了下邳城。
一万士卒并不多,可以说如果发起正面对战,自己还是稳稳有胜算,问题就是刘皇叔与人对战,从来都不是双方人马一对一进行互砍。
他有计谋,有谋划,更重要的事情,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谋划之中。
这让曹操有些担心,刘皇叔既然来到了此处,莫非他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戏志才就站在曹操身边,他目光如炬,已经明显感受到了曹操的变化。
从进入徐州开始,曹操的情绪一直很亢奋,在他心中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占据徐州,成就一番事业。
如今的情况,显然已经发生的变化,他唯一沉吟,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主公,莫非是担心刘皇叔?”
“不错,他突然出现,恐怕会妨碍我们攻取徐州的计划。”
“主公不用过度担心,凭如今下邳城守军,根本阻挡着主公的进攻,刘皇叔一万士卒,同样如此,如果我所料不错,刘皇叔必然会对主公晓之大义。”
“如果是一般事件,刘皇叔的大义或许管用,可如今主公身负家仇,此仇不共戴天,就算刘皇叔在巧舌如簧,也无法让主公屈服。”
戏志才这番话,曹操心中十分清楚,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岂能因为刘皇叔三言两语而退出徐州。
可让他担心的问题,也正在此处,既然我们都看到了这件事的关键,像刘皇叔这样的智谋深远之人,岂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莫非他倚仗的根本不是这些?这中间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刘皇叔乃当世人杰,非一般人可比,从以往的经验看,他既然敢来,想必自己谋划好了一切。”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下,下邳城被自己十万大军,围得水泄不通,根本没有任何操作的可能性。
莫非他在四周已经埋下了伏兵?
这个念头在曹操脑海中一出现,就惊出一身冷汗。
“速速派出斥候,去探查四周。”
斥候很快就带回了消息。
下邳城四周根本没有发现其他士卒。
想到此处,曹操心中安定几分。
可是他愈发有些搞不懂,刘隅在徐州这件事上到底用了什么谋划。
一番话下来,戏志才看着曹操的疑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加凝重,他心中不禁有些担心。
两军对阵,主帅疑虑,这是兵法大忌。
“主公,兵法有云: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不及。”
“如今我军士气正盛,敌军胆寒,正好一鼓作气拿下下邳城,如果错过时机,后悔莫及!”
曹操回过神来,眼神闪过一丝冷冽。
“志才所言极是,传我将令,准备攻城!”
随着曹操这句话出口,传令兵快速驰骋。
“全军听令,准备攻城!”
一道道洪亮的命令在军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