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倭寇掳人
张居正依然一脸的不解,“臣不明白公主所指。”朱福宁昂起头道:“那便罢了,张大人就当是我的直觉。直觉告诉我,张大人很乐意我将江南搅得天翻地覆,因为这样就可以让张大人大显身手。“朝廷那样的地方,一个两个心思太多,他们之中没有几个是真正想为大明做事的人,张大人虚与委蛇,其实是想站得比他们高。因为只有站到最高处,才能将从前看不顺眼的一切改变。对吧?”
有些心思,张居正自问藏得很深。
经历过的事,张居正没有再重蹈覆辙,因为他想做得更好。可是,他自问藏得深,为何眼前的朱福宁却将他完全看破?“公主,臣忠于公主,忠于陛下,也忠于大明。“张居正反思他这些年做过的事,他想确定自己到底是怎么露出破绽。嘴上没有回应的回应,能让他安然。朱福宁低头一笑道:“我何时怀疑过你的忠心。若怀疑你,我又怎么会让你和胡大人一起改变。胡大人这个人,从前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往后应该不用了。”
胡宗宪有本事,愣是让人拖住了。
张居正于此时道:“公主为何不解决严世蕃?”对此,朱福宁反问:“你若是我, 你会让严世蕃死?”果然,严世蕃能活着绝不是意外,一个人人憎恨的贪官,多少人想置严世蕃于死地,浙江那么多人死了,偏严世蕃没有死,这其中的原由,确实要落在朱福宁头上论道论道。
“浙江相当于一个小小的朝廷,把严世蕃杀了,严嵩断了一臂,于朝局不利。毕竟你的老师,大明朝的次辅徐阶,还有高拱,他们都是江南文官一脉。严世蕃有罪,严嵩有罪,但绝不能这个时候让他们去死,否则他们这些江南的文官就能拧成一股绳对付我。"朱福宁也不介意把话说得更明白一点。张居正听着朱福宁的盘算,再一次明了,朱福宁确实心有成算。“臣也是江南人。"张居正提一嘴。
朱福宁道:“所以,你也可以是扎向他们的一把刀。你代表的徐阶,胡宗宪代表的严嵩。瞧,江南这盘棋和从前又一样了。”张居正朝朱福宁一笑,不禁问:“故,公主有何打算?”“胡宗宪还没来?“朱福宁没有回答张居正,问起另一回事。才说着不远处来了一顶轿子,何公公道:“公主,胡大人来了。”话音落下,果然看到轿子停在侧边,一身红色官服的胡宗宪从轿中走出来。朱福宁看清胡宗宪的脸时扬起手跟他打起招呼道:“胡大人来晚了。”“臣来晚了。“胡宗宪与朱福宁作一揖,目光在一旁的张居正身上划过。“胡部堂。“张居正作一揖,胡宗宪颔首示意走过去,朱福宁没有要入内的意思,只道:“让胡部堂瞧瞧。”
张居正立刻将诏书奉上。
胡宗宪微怔,双手接过,张居正道:“陛下旨意以改革浙江。公主让下官佐之。”
接过诏书的手顿了许久,胡宗宪还是将诏书打开看个仔细。内容大致和张居正说的差不多,只是这样的诏书是什么时候送来的?为何他们没有任何人收到消息?
“公主接下来有何章程?"诏书是拿到手,胡宗宪眼下比较想知道朱福宁有何打算。
朱福宁瞥过他一眼,眼中含笑,“胡大人怕什么?”就朱福宁干的这些事,没有人能不怕。
浙江暗流涌动,胡宗宪是真怕朱福宁有个意外。“浙江的事你们办,我给你们把最大的障碍都清理完了,如果你们还办不好,给不了这浙江百姓想要的公平,还能让人钻了空子,你们也不配再当这个官。“没错,朱福宁并不打算把所有的事情揽到身上,事情差不多要交给别人去做。
一个人能做的事有限,她只要解决了问题,剩下的自有人能做。“东西厂的人也好,锦衣卫也罢,不听话,不好用的,你们只管撤了,在你们手下为官,若连上司的命令都不听,留之何用?”想要人干事,权是要给的。
朱福宁信任他们两个,愿意将浙江的事情交由他们办,她给的人也好,原本留下的人也罢,只在于能不能用,好不好用。“臣明白。“两人一道出声应下。
朱福宁再回头看着他们,“把政务管好了,别的哪怕是我死了也跟你们没有关系。”
这话把两人都惊着了,齐齐抬头唤一声公主。结果朱福宁同他们挥手,“行了,没什么事了,忙你们的去吧。”不是,她这样丢出来的话,更让人不安之极。朱福宁到底还在密谋着什么。
到现在为止,朱福宁出的每一招都不是他们所能猜测的,他们眼下也无法确定朱福宁到底还会做出什么事。
浙江可经不起朱福宁再闹上一闹!
然而,这回朱福宁要出手的对象不在浙江内部,而是外患。“部堂,大事不妙,大事不妙,福宁公主,福宁公主被倭寇掳去了。“胡宗宪对于没有出手却已经流露出另有盘算的朱福宁,心中极为不安,正因为不安,让人密切注意朱福宁的情况。
谁料手下的人跌跌撞撞的冲进来,报上这样一个消息。“部堂,怎么办?要救公主吗?“胡宗宪整个人呆住了,底下人对上全然失去镇定的胡宗宪,也头皮发麻。
朱福宁可是皇帝的心肝宝贝,唯一的女儿,在江南境内,他们的眼皮底下被倭寇掳去,此事他们没一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