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轰炸
但闻朱福宁的补充,多少人的皮一紧。
感觉有些熟悉的谭纶等人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浙江的事。这位公主真是说到做到的主儿。
浙江里那么多士绅,就这样死在百姓的手里了。比起恨倭寇,其实百姓们更恨自己人。
士绅强占于田地,多少年了,百姓越发没有活路。偏朝廷又不管。
既然不管,百姓全然已经绝望,在这种时候朱福宁出现,她给百姓们泄愤的机会,从而也可以借此机会收回朝廷的大权。中间的士绅,他们下面压着百姓,上头对于皇帝也不见得有多客气。嘉靖也是察觉到不对,偏又压不住人,无奈之后干脆摆烂。当然,嘉靖也不是一个好人。
作为皇帝,他更关注一己之私,不顾百姓生死。所以,大明朝的官和皇帝,都相当有问题。因此,朱福宁定要防着在她没有把倭国灭了之前,上头有人冒出来坏事。哪怕是嘉靖也很有可能坏事的。
“对了,提醒你们一句,各城已经由东西两厂和锦衣卫接手。对倭寇时,他们与诸将一道对外,如果有人敢坏灭倭大事,通倭之人,我许他们便宜行事之权。诸位是见过东西两厂和锦衣卫们的手段的,所以,希望诸位不要做出叫人误会的事。”
最后,朱福宁撂下了话。
反正在嘉靖没有放话之前,她得了统管军政之大权,有权,自该要用这样的权为华夏灭除后患。
自然是有人不信邪的。
想把信送出去的人,随着锦衣卫捉了个人赃并获,将人拿下推于城门之上,昭示于各沿海的百姓,“此贼通倭,今以处置,凡有胆敢不遵公主之令者,这就是下场。”
手起刀落,杀的更是朝廷命官,其震慑力之大,自然让人不敢再有半点怀疑。
随后,不断的有大炮运入各城,装甲上船,也有在不断的试验大炮,改进火炮。
哪怕再有疑问的人,看到所有将士都在备战,自明了朝廷这回坚定的灭倭之心。
紧接着,朱福宁没有忘记收拾汪直他们曝出的倭寇在大明的探子。抄家灭窝,锦衣卫和东西厂两厂在杀了一批又一批的倭寇,还把倭寇的暗探拿下时,第一次得到百姓们迎面肯定的叫好声。有些东西,从来没有得到过,或许会不屑之。可是一但尝过受人尊重的感觉,他们也就不禁的想,原来他们也并非不能够拥有的。
朱福宁等万事俱备,首要是各方齐齐出动,以绝对的实力收拾想上岸的倭寇。
论起航海的技术,明明是大明远胜于倭寇,怎么能让人一再的上岸,大明只能一味的防守。
朱福宁才知道,大明最好的战船全都用来运往西洋的贸易!对此,朱福宁没能忍住的咒骂了一句,也不管负责西洋贸易的人如何说起嘉靖对西洋贸易的看重,朱福宁将所有的船都调回,第一场战是对着倭寇轰,不仅轰,更是在万事准备齐全的情况下,逼近倭国,而且是将倭国团团包围,炮朱福宁亲自登的船,作为第一批出海轰倭国的人里的一个。何公公!!拼了老命的拦,可惜拦不住。
“倭寇明刀明枪不可怕,你知道最可怕的永远在己放。我做的这些事,断了不少人的财路,有的是人想让我死,我这一去,后方全交给你,我能不能平安回来,全靠你了。“朱福宁是肯定要去的,不仅她要去,她还不打算带上何公公去。
何公公此时那叫一个悔,早知道他也不跟在朱福宁身边伺候了。李新成和黄守中两个一准早知道朱福宁的性子,得知跟着这位主子一辈子都没有安生日子过,趁朱福宁需要人留在江南,控制整个江南,赶紧报了名。“我需要这份灭倭之功。所以我要去。"何公公绞尽脑汁的想,他要怎么说服朱福宁,朱福宁反而坦然承认,她要灭倭国不假,她更需要这份灭倭之功。“我那位兄长可是对我恨之入骨,如今父皇在,他自然是不敢生半点恶念。可以后不一定。我可以死,但我身边的人不能死。追随我一场的人,我不仅要为他们谋眼下,也要为他们谋一个未来。你,也一样。“朱福宁提起裕王时,何公公的嘴角抽抽。可谋一个未来,他们都不认为自己会有未来,在朱福宁看来,他们还会有未来?
朱福宁道:“锦衣卫也好,东西两厂的人也罢,我们其实处境差不多。我领你们对付倭寇,是要让你们感受,什么才是真正为国家,为民族,为天下人该做的事。从今往后,再不会有人轻视你们。自然,也不会再有人敢轻视我。”何公公听着朱福宁道出她的处境和他们这些人差不多时,有心想否认,朱福宁冲他道:“我和你说的是真心话,你又何必说那些虚的。比起别人,你们更值得我信任。粮草调动,兵马支援,都要靠你。”朱福宁想快,来个速战速决,也明白变故太多,她哪怕算尽各方,也难保不会有人一不做二不休,直接要朱福宁死一死。活着,什么事都有可能,死了,啥也没用。朱福宁不把后方交给何公公,还能给谁?
“公主放心,奴婢一定会保证粮草供应,兵马支援绝不出半点差错。"朱福宁已经是掏心掏肺的说到这儿,倘若何公公再拦着,亦或者再推辞,就是他不情事了。
“好。“朱福宁要的正是这句话,如愿得到,朱福宁既领兵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