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狗(1 / 2)

第121章狗咬狗

话音落下,一个个人都不敢吱声。

他们怕的。

看朱福宁身后的这些兵马,明显都是精锐。在大明,一般当兵的都不敢和他们这些文官对上。这也是哪怕落于人手,文臣依然叫嚣,并不把人放在眼里的原因。可是,他们害怕的独一样,若在他们眼前的这一位是朱福宁,大明皇帝最宠爱的公主,他们怎么办?

“岛中诸事,不可偏听偏信。请听我等一言。"朱福宁的话头丢出来,能够一时不吱声,不可能一直不吱声。

不答,朱福宁未必给他们好果子吃。

若答,如何答?

“我在等你们开口。你们告诉我,这些葡萄牙人为什么会在大明的岛上作威作福?"朱福宁已经相当有耐心了,毕竟明知道眼前的这些人在考虑用什么样的理由哄她,她都能这样不动手。

“公主,公主,是这些岛上的刁民,他们不服朝廷教化,臣只是在想办法让他们老实。“终于,有人想出一个理由。

没错,岛上的都是刁民,为了控制和对付他们,他们这些当官的才不得不想出这样一个法子。

朱福宁哈的一声昂起头,明显是给他们气乐了。“你们为了省事,还请别国的人帮你们管教我们大明这些不听话的人是吧。“朱福宁气过之后那是变得相当平静,一字一句问出,等着他们的答案。“公主所言极是。“还真有人顺杆爬!

朱福宁这回乐了,“好,真是我大明的好官,颇能为国分忧,也能为君分忧。”

听听朱福宁夸赞人的话,这是夸赞?

分明是气狠了,说的是狠话。

“把他们松开,让他们写下一份口供,我好拿回去让大明朝所有的官都看看,这就是大明千挑万选的官,瞧瞧这脸皮厚的,开水都烫不开。“朱福宁相当贴心,她一定要把这样一份供词带回去,发了让人看看,底下的人到底是怎么样没脸没皮的糊弄人。

“公主。”一听朱福宁要他们写下供词,厚颜无耻到极致的人怕了。这样的供词但凡送上去他们必死无疑。

朱福宁已经不乐意听他们说话,下令道:“他们要是不写,把他们推到边上,让他们吹吹冷风醒醒脑。”

一看有人想张嘴,朱福宁指向他们道:“堵住他们的嘴。”好的,将士们最乐意干这种的事。

朱福宁押着人,很想看看还有没有人再来。可惜了,没人再来。

朱福宁在岛上呆了五天,确定岛上一切步入正轨,更让戚继光暂时留在岛上,把军防建起,毕竟朱福宁把葡萄牙的人杀得一个都不剩,还把人的船劫了,要说后面没有人来寻,怎么可能。

葡萄牙人都把主意打到他们岛上,不可不防他们带人硬抢。哪怕没有葡萄牙人,这四面环海,不注意海防怎么成?顺便朱福宁让戚继光好好的练练岛上的兵,别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让他们有一战之力。

与之而来,朱福宁往四周转上一圈,没错,她在想这海要怎么画?既然倭寇平定,接下来的海上贸易必须要操办起来。海的界线,肯定越远越好。

这一回,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有机会在他们的海上胡作非为。所以,朱福宁是在福建上的岸,俞大猷早回到浙江了,结果听说朱福宁往台湾去了。

左等右等,愣是没有等到朱福宁回来的消息,可把人急坏了。何公公二话不说的领人直奔福建来。

赶巧,朱福宁正好回到。

结果朱福宁一下船既跟何公公说,“我们炮弹的射程太短了。还是要让人努力研究,一定要射得更远一点。你想,要是我们望眼镜看到的位置,炮弹能打出去,那能避免我们多少伤亡。一颗弹竟然没能打到倭国的尽头,现在都没办法确定倭国的人是不是死绝了,这合适吗?”福建的官员在何公公领人前来时,才知道朱福宁在海上转了一个弯往台湾去了。吓得半死。

怕归怕,还得来迎。

万万没有想到朱福宁下船感慨的竞然是炮弹打出的距离不够远。不够远?

很多人不太确定这些事,一脸的茫然。

“是,奴一定把公主的要求传达工部,让他们研究出能打得更远的炮弹。”何公公自打黄守中和李新成都想做官治理一方去,慢慢接手朱福宁的相关事宜。他也才知道,朱福宁连兵部那儿也管。

不对,应该说是嘉靖亲自管了兵部的事,一应武器都不经别人的手,几乎都是由东西厂和锦衣卫的人弄出来的。

正因如此,朱福宁才敢大胆出击倭国,半点不怕事。“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之前让各地的人一起研究炮弹,到现在没有收获?"都说高手在民间,朱福宁相信集天下人的智慧,一定能够促进大明的科技发展。

武器一但改变,将来管你们哪一个国来,弄死他们!朱福宁问起此事,何公公连忙答道:“有的有的,只是奴也拿不太准他们说的那些东西,人都给公主留着,就等公主回来亲自看上一眼,确定他们所谓的发明到底有用没用。”

何公公也不是什么都会的,不会的事情绝不揽在身上。当然,朱福宁交代他一定要重视的事,他可以不懂,却要待人以礼,万不能让人认为朱福宁喊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