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祭太祖(1 / 2)

第128章血祭太祖

阳奉阴违的人也好,背地里操控的人也罢,都清楚事情不可能善了。朱福宁以身为饵,来者不善。

可是,明面上谁都明白,好听的话要说。

“回公主,非臣等不拿陛下的诏令当回事。而是这些人得陛下宽宥,既往不咎,却不思感恩。这里是一些他们还与倭人有所往来的书信,请公主过目。”做一件事,他们料定朱福宁一定会问,该怎么把这些人下狱合理化,早有准备。

朱福宁转头与他们对视道:“还有倭人?我连倭国都炸了,竞然还有漏网之鱼?”

没错,朱福宁连倭国都灭了,还有倭人?

“公主,都是些藏在我大明境内的倭人。"自有人上前答来,保管证明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大明好。

朱福宁此时已经迈下台阶,“那些倭人呢?”“已经当场击杀。公主领兵灭倭国,臣等也是效仿公主,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倭寇。更不会放任有心再与倭寇勾结之人。“啧啧,听听,多会说话,这都是跟朱福宁学习,而且全都站在大明的立场。“死无对证,由了你们红口白牙?你们是打算不跟我讲理?让我不管乐意不乐意,都只能将这口气咽下去。"朱福宁如是评价他们的盘算。张居正也在下方,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抬眼瞄了朱福宁一眼,自然不会错过朱福宁嘴角的笑意。

那是发自内心真正的欢喜,代表着朱福宁最真实的心情。“臣不敢。“朱福宁不按常理接话,让开口的人一时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垂拱连忙代表一句不敢。

“欺上瞒下,你们一个个是个中好手。不知道的以为大明皇帝言而无信,骗了这些从善的大明子民和军队联手对付倭寇,倭寇除尽,也到了收拾他们的时候。杀了这些人,既可以让大明威严尽丧,还可以让军中那些将士丧失民心。因为,当初答应这从善的子民的人,一个是大明的公主,一方是军中将士,不巧,没有一个是你们这些文官。”

朱福宁转过了身,迎着阳光而背对着所有当官的,“你们这些人知道,听说你们的作为,让我想起了什么?”

平静的朱福宁,她丢出来的话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听得平静,都在不受控制的发颤。

“汉因何而亡,你们都是饱读诗书的人,不会不知。而你们,如今也在想方设法亡我大明。欺民,欺君,以为你们在其中多使计谋,定能将天下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皇帝下达的诏令,不是你们可以钻空子的,你们既然敢钻这个空子,也要有承担起后果的准备。”

言尽于此,朱福宁回头道:“倭国已灭,倭寇已平,以通倭之罪名将你们拿下的人,无君无民,他们既不想给你们一条活路,同样也想让大明覆灭,天下战起。所以,你们应该怎么做?”

听,朱福宁开启了重头戏。

而在下方同样也听清朱福宁说的一番话的人们,以汪直为首,目光灼灼的望向前方的那些官员,那些下令将他们拿下的人。“官逼民反,但请上达天听,杀官以护天下,为陛下护大明太平。“汪直确实是一个妙人,一向懂得如何审时度势,绝不会在任何时候放过可以让他翻身的机会。

朱福宁会怎么做,已经有先例在。

浙江的官员是何下场,难道以为天下人都不知道。“太|祖在上,当年他受过的苦,如今又再一次呈现,必也希望君民同心,共诛贪官,整顿吏治。比起君王出手,该让他们这些当官的知道,民比君更不可欺。蒙受不白之冤的人们,太|祖会为你们主持公道,贪官污吏,都在这里了。你们可以动手,以泄心中之怨。”

没错,朱福宁打算故伎重演,借百姓的手杀了这些拿她当傻子,也拿全天下的人都当傻子的人,她倒要看看,在朱元璋的陵前杀这一回贪官,天下谁人敢置喙。

朱元璋这位老祖宗,生平最恨的是贪官,一生都在反贪。当年朱元璋杀下来的贪官,多得让举朝皆惊,而这一切在过了这么多年后,这些当官的全都抛之脑后,那不妨让他们回忆回忆。“杀!"一片震怒的声音响起,民生多苦,民皆生怨。没有靠山,朝廷管不了,导致贪官污吏皆各自为政,官官相护,更让百姓们只能熬着。

朱福宁见不得百姓苦,她相信,比起朝廷管,还得是百姓出手,盯着各地的官员,如此才能让上面这些当官的再也不敢拿天下的百姓当了傻子,不断的庄榨,不断的剥削。

随着一个杀字落下,一旁的护卫松开了手,无数在一旁围观的百姓都冲了过来,朝他们所怨所恨的贪官扑去,有人大喊,“朱载垣,你怎么敢?”朱福宁嗤笑一声,她为何不敢?

“杀了她。"朱福宁可能会做的事,该提防的人自然是提防了的。故而也朝一旁的人下令,杀了朱福宁。

朱福宁的视线落在张居正的身上,张居正显然也在不断的避,而且正往朱福宁那儿避来。

巧了,又对上要行刺朱福宁的人。

朱福宁对张居正这种过于圆滑的人,并没有生出不满,因而已经知道张居正确实不像谭纶那样能文能武,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张居正这个不算贪官的人死,朱福宁一把将张居正扯到身后,夺过那朝她刺来的刀,毫不留情挥动划过想杀她的人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