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也仅仅只是口谕,没有圣旨,无须那般正式。”
口谕?
听到这两个字,李元霸还不觉得有什么。
不过,在一旁的张松却是眯着眼睛,就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一般。
一般来说,一个国度之中大小事务,但凡是圣上通允的,都需要圣旨。
圣旨,便相当于是通行证,相当于是证明。
当然,一般情况下,圣旨和圣上口谕的威信力是等同的。
只是圣旨的存在往往会显得正式一些。
口谕,一般都是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者是十万火急的事情,来不及拟旨,方才会传口谕。
而这两种情况,显然也都不符合传口谕的情况。
不过,除却这两种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
那就是做些不怎么光明的事情之时!
只传口谕,不传圣旨,便没有物证,只有传令者而已!
而目前的这种情况来看,极有可能就是这第三种!
“传圣上口谕,蜀国暴虐,欺良霸善,恃强凌弱,破坏神州安危,其罪当诛,是以命边关守将李元霸为元帅,命徐茂公为军师,张松为参军,出兵蜀国,剑指蜀都!”
徐茂公清了清嗓子,然后言道。
这番话从他口中说出来,虽然说得轻缓,但却带着一丝凌厉的杀意。
当这般杀意显露之时,足以让大厅内的大多数人感到胆寒。
“额……文绉绉,徐大哥,这话当真是我家兄长说的?”李元霸挠了挠头,感觉这话有点不像是自家兄长的性格。
徐茂公:额……
“这是我补充的。陛下的意思很明显,四个字就能概括。”
“哪四个字?”
“干他丫的!”
……
当晚,在平静的夜色下,整个大唐南部边关开始行动起来,一个个士兵自左右而来,汇聚于此,化作洪流,集结于边关之前。
黎明时分,蜀国北部关边,城墙的守将正准备换防。
忽而借助夜色,看见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人影。
隐约间,还能够看见旗帜飘舞,上午用玄褐色丝线绣出一个大字。
唐!
唐……是大唐!
“大唐发兵了,大唐攻城了……”
边关外,有蜀国斥候发现了这一幕,脑门处的冷汗无声无息间滑落,转身,就要驱马向边关赶去,要回去禀报这件事情。
但紧接着,就有一根利箭刺破长空,直接将其后心口洞穿,生机在无声无息间消散,整个人倒在地上,再没有丝毫言语。
斥候,卒!
大军压境,黑压压的一片自然引起了更多斥候的注意,即便有将士在阻截信息传输,可这般消息最终依旧传到了蜀国边关守将耳中。
镇守此地的蜀国武将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调集所有蜀国士兵冲上城头,同一时间擂鼓,告知其他将士大唐进攻的消息,而后更是快速修书一封,放于信鸽的爪子之上,由着信鸽南飞,前往蜀都,送去消息。
……
蜀国西部,多是河流湖泊,所以城镇多是依河而建,就连西部城关,也是建于大河之上。
今日,晨曦初明,天地之间,却是一片白雾茫茫,雾气很大,很浓,虽不是伸手不见五指,但肉眼可见,也不过是十米之内罢了。
城关之上,乃是蜀国守卫,来回巡防,防备力量,倒是比蜀国北部多出不少。
在巡防之时,士兵发现平日静谧的河水之上竟有涟漪阵阵,接连不断自下而上地扩散而来,心中顿生警兆。
而后,便瞧见河水之上,
雾气之中,有一大片黑影出现。
这些弥漫在白雾之中的黑影,似乎带着一种难以言明的压迫感,仅仅只是出现,便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这……
这是……
战船!
“东吴!东吴攻城了!东吴攻城了!”
“全员戒备!”
“擂鼓,放箭!”
……
蜀国南部,此地毗邻南蛮,多险山峻岭,而蜀国在南部的城关则多是在较为平缓的半山腰上。
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在蜀国和南蛮的另一个交界处,在湍急的河流上,是一片峭壁,高约数百米,乃是难得的天险。
想要从此地突破,冲入蜀国?
压根儿就不可能!
天险便可阻击大军,即便是偶尔有一些漏网之鱼,也会被峭壁之上的蜀军射箭狙击。
或者换句话说,整个蜀国,从来都没想过,南蛮会进攻!
不过,今天,他们却是碰到了。
群山峻岭之间,南蛮方向,有着数十只大雕振翅长空,没入云层,每只大雕背上都有三个南蛮战士。
从空中袭击,冲入云层内,然后再自上而下,狙杀蜀国士兵。
不多时便将这处防御力量极为薄弱的峭壁占据。
在占据之后,便有不少南蛮战士乘船而来,靠近峭壁,直接在这九十度的峭壁上架上绳索,凿出台阶,向上而去,悄无声息间潜入蜀国。
三方势力,虽然送达消息的时间不同,但都在相近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