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三方行动(5 / 7)

间内对蜀国展开了进攻。

一张由诸葛亮亲手编织的大网就在此刻展开,向蜀国罩去,要将整个蜀国罩在其中,要在无声无息间将整个蜀国编织收拢。

……

枫月城内,晨曦渐出,诸葛亮早早起身,来到院子内,伸了个懒腰,脸上带着笑容。

看得出来,他今日的心情不错。

走到一旁的亭子中坐下,身前放着一台琴。

手指在琴弦上拨动,诸葛亮的脸色显得尤为平静,嘴角带着一丝笑容。

悠扬的琴声响起,在整个院坝中回荡。

院角的厨房,冒起了炊烟,炊烟袅袅之下,能够看到满天云雾环绕在四周,不多时,黄月英端着早饭走了出来,看着院坝内的诸葛亮,笑着言道:“夫君,吃饭了。”

手指轻轻摁在琴弦上,琴声渐停。

诸葛亮抬头,目光落在黄月英身上,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

“今日夫君的心情很好,可是战事又取得什么可喜的战果?”黄月英出声,问道。

这般问话落在诸葛亮耳中,诸葛亮笑着点头:

“倒也算是可惜,那几位天外来客联合一些在蜀国境内的天外来客,找到了送往仓阳镇的粮道。”

粮道?

听到这两个字,黄月英跟着轻笑起来。

诸葛亮的很多谋划都没有避着她,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谋划,黄月英基本上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也正是因为心中有数,所以此刻听到诸葛亮的这个消息,也才明白自家夫君究竟是在高兴什么。

“看来,蜀国之战,对夫君来说,基本上没什么困难了。”黄月英笑着盛一碗粥,双手递给诸葛亮。

诸葛亮接过,小抿了一口,答道:“不能大意,阎罗殿就是最大的变数。蜀国是一个巨大的利益,而如今在追逐利益的足足有四方。”

“除却枫月城外,其他三方势力,都是被主公请动的。只是,请他们出手容易,想要请他们收手,却难啊!”

“毕竟,他们只是答应主公出手,并未谈及结盟,更未提及利益分化的事情。”

说到这里,饶是诸葛亮计策在胸,运筹帷幄,但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番话,诸葛亮自是清楚得很。

大唐、东吴、南蛮,在收到自己主公的信封之后,固然会选择出兵。

可这个出兵,与自己写信结盟又有不同。

主公的人情用掉,之后若是再想请这三方势力出手,可就不容易了。

“可大人不是将写信的事情交给夫君你了吗?难道夫君你没有在信中提及此事?”黄月英蹙眉,压低声音,问了一句。

诸葛亮摇头,脸上的神色稍稍显得有些苦涩。

自家夫人说的事情,他自然知晓。

只是,有些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枫月城,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事情,只是一个城池,虽然城中有不少强者,但还未形成体系,连三流势力都算不上。

又如何能够和大唐、东吴、南蛮这种一流势力谈条件呢?

莫说是谈条件,就连最基本的谈合作都不一定能行。

毕竟,只有强者,才有说话的权力;只有强者,才有谈条件的资格。

现在的枫月城?

还远没有那个资格。

是以,诸葛亮一个字都没有在信封中提及这件事情。

因为,他基本上已经猜到了那几位当权者的态度。

所谓信纸,不过是一种态度而已。

将信封交过去,他们是否会看,还是两说,又怎么会关注里面的内容,又怎么会按照自己规定的事情去做呢?

想要控制这群人?

还是算了!

在这群人面前,亮连算计都懒得算计。

嗯,对,就是懒得算计。

毕竟,这群人没一个是善茬。

自己挖好坑,也不见得他们就要往里面跳。

所以,亮换了个方法。

不挖坑。

就指条路,让他们顺着路,走到悬崖边上,往上面跳。

可能是没跳过去,落入山涧,粉身碎骨,也可能是跳过去,找到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当然,究竟是哪种,亮也不知道。

不过呢……

亮觉得,一切都还好。

毕竟,总归是要跳的。

话说回来,针对蜀军的后续计划不知道伯温兄有没有告诉主公。

大概是没有吧?

毕竟,同为天外来客,也不知主公对那些天外来客有没有同情之心。

为了防止计划生变,主公没问,还是不说的好。

毕竟,我等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枫月城!

诸葛亮在心中默默想到,一双眸子在无声无息间变得透亮,抬头看向城外军营的方向,端起黄月英手中的清粥,喝了起来。

待到吃过早饭之后,

便前往自己的办事处,主持城中大事。

于此同时,蜀国仓阳镇,关羽在收到刘封的提示之后便安排侍卫进行查看,等到天明之事,侍卫已经将事情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