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行至死鬼沟“斜尖”地,他瞧见平日漆黑之处有闪光。(1 / 2)

1. 雨夜前情

在古老且偏僻的村庄里,“看青”责任重大且特殊。

承担此任的多是老人,他们每日定时巡查大田,

临近稖头、小麦成熟,夜晚巡查更为频繁,只为防范盗窃。

这工作工分虽少,却非人人可得,常是照顾之选。

刘老汉年近六十,孤身一人,五保户的他被队长委以“看青”重任。

刘老汉所居二队刘庄,地处偏远,死鬼沟横于庄头。

沟西那片高粱地,地头三角“斜尖”地尤为奇特。

杂树、灌木、芦苇肆意生长,土地荒芜无法耕种,

仿若被村庄遗忘的角落,人称当地的“西伯利亚”。

这日,雨从早至晚下个不停,刘老汉被困家中,无法履行“看青”职责。

直至晚饭后,雨歇天晴,繁星点点,勉强照亮前行之路。

刘老汉生性老实,心中愧疚于白日的失职,便决定趁夜补上巡查工作。

2. 暗夜惊遇

刘老汉依惯例巡查庄稼地,待走遍最后一块,夜深人静,

村庄仿若沉睡的古堡,寂静无声。

行至死鬼沟“斜尖”地,他瞧见平日漆黑之处有闪光。

心中疑窦丛生:“此等深夜,怎会有光?莫不是有贼藏匿,欲趁夜行事?”

职责所在,他定要一探究竟。

他小心跨过死鬼沟,趋近“斜尖”地的紫穗槐灌木丛,蹲下身子透过缝隙窥视。

这一看,惊得他险些叫出声。

只见幽暗中,三个剃头匠围站三个少男少女,正专注剃头,场景诡异至极。

更骇人的是,旁边还有三个红衣白发的老太太,席地而坐,似在进食。

刘老汉常年“看青”,走夜路经验颇丰,胆气稍壮。

虽内心恐惧,却未逃窜。

他颤抖着取出队里配备的三节电池手电筒,深吸一口气后,猛地将光柱射向剃头之处。

刹那间,强光如昼,奇异之事发生,剃头匠与少男少女竟如烟般瞬间消散。

刘老汉心有余悸,不敢久留,匆忙归家。

那一夜,他躺在床上,双眼圆睁,脑海中不断浮现那惊悚一幕,难以入眠。

3. 村庄传言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刘老汉满心疑惑,再度前往“斜尖”地查看。

只见地上散落着几块死猫死狗的烂骨头,还有几件包裹不明物的旧衣布,

看似曾裹过死婴,令人头皮发麻,寒意顿生。

很快,死鬼沟“斜尖”地“鬼剃头”之事,如疾风传遍村庄。

“听闻了吗?刘老汉在死鬼沟‘斜尖’地撞见‘鬼剃头’,恐怖至极!”一村民神秘兮兮地对旁人说道。

“当真?大白天莫要胡言。”另一村民半信半疑,眼神却难掩恐惧。

“怎会有假?刘老汉亲口所言,三个剃头匠给少男少女剃头,红衣白发老太太在旁进食,手电筒一照,人全消失,只剩猫狗骨头与包死婴的布。”前者绘声绘色描述,仿佛亲历。

村民们纷纷围聚,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众人皆面现惊恐,胆小的妇女更是脸色苍白,口中念念有词:“如何是好?定是恶鬼作祟。”

4. 探寻真相(一)

村里有个叫阿强的年轻人,对神秘之事充满好奇,且不信鬼神。

他坚信此事背后必有隐情,决定找刘老汉详询。

阿强来到刘老汉家,见其独坐院中,眼神残留恐惧。

阿强轻声问道:“刘大爷,那晚究竟所见何事?越细越好。”

刘老汉抬眼,看着阿强,缓缓道:“阿强啊,那场景终生难忘。

三个剃头匠面容模糊,只觉手中剃头刀在星光下寒光凛凛。

少男少女如木偶,任其摆弄。

红衣白发老太太头发拖地,红眼闪烁,吃的像是……像是生肉,咀嚼声在静夜格外清晰。”

阿强眉头紧皱,边听边思索,又问:“刘大爷,可闻到特殊气味?”

刘老汉回想片刻,说:“当时害怕,未太留意,现今想起,似有淡淡腐臭,令人作呕。”

从刘老汉家离开,阿强在村里四处打听死鬼沟与“斜尖”地的过往。

他寻到村里最年长的李奶奶,李奶奶坐于自家门口,眼神昏黄却透着沧桑。

阿强恭敬问道:“李奶奶,您可知死鬼沟和‘斜尖’地往昔有何怪事?”

李奶奶抬头,望向阿强,沙哑着嗓子说:“小时候听老一辈讲,死鬼沟曾是乱葬岗,无家可归者或夭折孩童多被弃于此。

‘斜尖’地向来邪门,夜里常闻怪声,却不知是何声响。”

阿强心中暗忖,此或是解谜关键,遂决定夜探死鬼沟“斜尖”地,寻觅蛛丝马迹。

5. 探寻真相(二)

夜幕再临,阿强瞒着家人,悄然前往死鬼沟“斜尖”地。

他手持手电筒,小心翼翼踏入那阴森之地。

四周树木在夜风中摇曳,沙沙作响,仿若无数双眼睛暗中窥视,令他不寒而栗。

阿强深吸口气,强作镇定,缓步行于“斜尖”地,仔细观察周遭。